唐代水盂有收藏价值吗?
水盂又称注子,是置放于砚堂旁用于贮水的随享式器皿,盛行于唐代,日后一直延续至近现代,随时代变迁,其式样变化丰富,同时它与文房其他器具一样,不仅仅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艺术价值。
水盂在唐代最为蓬勃兴盛,品种最为丰富,造型最为多样,而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唐代的水盂有陶制的,也有青瓷和白瓷制的,还有玉器制的、金属制的。陶制的最早,其造型比较单调。到了晚期,有了华丽多彩的造型。如唐代的磁州陶仕女俑,人面相饱满圆润,肢体夸张饱满,肩背部极薄,在肩上留出空间,放一个较大水盂,既实用性又美观。
传世和考古发掘的唐代陶水盂,以绿釉为多见。还有一些是酱釉和水碧釉的。也有的在陶水盂的唇口上镶嵌一圈铜质衔环,以增加美感。
以上属普遍形式。还有一种奇特的陶水盂,小口有颈,颈部有双系,器身中等大小,有盖,瓶形。多为烧成,也有个别为塑成。这种水盂的制作,纯属装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名称。
绿釉水盂较多,它的形制比较简单,多是小口折肩,肩上面有三足,足的形状有的像狮足,也有像象蹄足,还有的不规整,多为平底。陶水盂的铭文较多,大多记年号,也有记产地和店家名字的。
唐代白瓷器水盂,宋代瓷水盂和铜水盂,因不常用水,又有“干件”之称。铜水盂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有锤揲和镂刻两种成型方法。其器表多光素无纹,有的在肩部刻画花卉、云雷、水滴、龟背等图案。铜水盂造型生动,装饰简朴,富有运动感。
唐代玉器水盂,多为藕节形,也有圆筒形的。唐代金银器水盂,有执壶形、瓜形、带盖方囊形、扁球形等。
执壶形金银水盂是为洗浴用的水瓶。瓜形金银水盂多为水佩,也有佩带在腰间的。带盖方囊金银水盂,与唐代陶水盂近似。
从唐代遗留下来的艺术品,有绘画、雕塑、碑刻等,在这些遗物中,不但看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而且从中了解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