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拜帖盒有收藏价值吗?

匡奕男匡奕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年,藏界最受关注的非“宫廷御用”莫属。众多设计师苦苦寻觅的,便是那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过度奢华易流于俗气,太过简易又显得不配“皇家”身份。

拜帖盒,又称帖盒,是清代宫廷御用之品。因其主要用于存置拜贴,又简称为“拜帖盒”。在清代以前,民间也有使用,但大多为木制,从清代开始,逐渐改为漆器。

拜帖盒的形制比较简单,多为方形,部分为圆形,高10—13.5厘米,面盖均可拆卸。正面贴薄钢片,然后漆以彩漆及金漆。盖面及器身均光素无纹,部分器底有浅凹韵花纹。

清代是皇家典制最为严密的时代。就一件日用器具而言,从上层贵族至民间普及,从造型到装饰都要经过细致的策划和严格的管制。例如,这一时期的茶壶的造型和装饰,就必须考虑到执壶的用途和习惯;又如,一个漆器的果子盆,它的尺寸、装饰纹样、配色,都会因为果子的不同(如桔子、樱桃、苹果等)而有差别。而拜帖盒虽然主要用于存放文件、书信,从使用上讲,性质与现在是差不多的。但从装饰上来看,它又是一件颇为奇特的“混合体”。

它的盖面及器身,光素无纹,这种寻常乃至尴尬的局面,直到晚清也未得到缓解。就装饰而言,拜帖盒较为突出的局部仅在盖缘处,周镶嵌银琢石头钉10枚。

一般而言,使用银钉饰钉的盒具,在清代只有御用,如御用餐船就是用银钉镶嵌而成。拜帖盒中的10枚银钉,虽然只占据了盖缘的一小部分(大概2—3厘米),但意义却非同一般。它虽然小于一厘米,但却是衡量该器物价值的重要参数;虽然只占据了2—3厘米的盖缘,但却是该器物最为奢华和精华之所在;虽然精致玲珑到以巧夺天工来形容亦不过分,但其数量之微小,制作工艺之精湛,却很少有人能够欣赏到。

从近代收藏来看,除过极少数精品,一般说来,清代漆器的市场热度远不及宋代制品;即使宋漆,又有几多能被识者相中呢?所以,清代产品大多命运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除了制作工艺精湛之外(宋代漆工艺超过元代,元代漆工艺超越清代,这是常识,无须赘述),还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一是题材,“福”、“寿”当然好,但如果画面过于平常,没有特别之处,价值便会打了折扣;二是品相,由于清代漆器多填漆(即用漆填漆沟)、镶嵌(多为铜丝嵌黑漆),加之清代人热衷于在器物上点金画银,经过数百年的烟熏火燎,原本华丽的漆器往往变得面目可憎。

拜帖盒也是由镶嵌及填漆装饰,加之在流传过程中不易遮护,故而损毁严重。

虽然清代漆器整体难言价值不菲,但个别精品中的极品,却完全有超出其时代价值的可能。那么,这个极为特殊的“拜帖盒”是不是有这样的价值呢?

清代漆器,特别是御用之品,从其工艺水平来看,确实无以伦比。但要说艺术性,则除了个别特殊之作外,大体上不过是当时工匠师们的现实需要而制作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