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哪个时代铜钱最有价值?
古钱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作为文化载体的一种,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所以古钱币越来越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清代古钱币作为古钱币的一个大版块,也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那么清朝哪个时代的铜钱最有价值呢?
清铜钱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当属清代珍稀品大清咸丰通宝:宝泉局“咸丰通宝”小平钱、宝源局“咸丰重宝”当十、宝源局“咸丰通宝”大钱、宝泉局“咸丰重宝”当十、宝泉局“咸丰重宝”星月、宝源局“咸丰重宝”铁钱及宝巩局“咸丰重宝”当五(均为直径45毫米左右的大钱)等品种,因铸额及存世量极少,而成为泉家喜爱的珍稀品种。
清道光年间(1227—1850年),因小和平钱的发行量达到一亿以上,市场流通中的币值量达到饱和,致使道光通宝当十大钱,咸丰初年铸造的“咸丰通宝”小平钱,以及咸丰二年所铸造的大钱均被废止流通,仅咸丰通宝当十钱仍被沿用。然而,铸造“咸丰通宝”的宝泉、宝源二局,又分别铸造了面值当五十的“咸丰重宝”。
乾隆通宝,顾名思义,就是大清乾隆年间所铸造的铜钱。它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收藏者关注,所以铸造量大,传世较多。然而,其中也有个别“乾隆通宝”被后人制作成花钱、母钱等。
雍正通宝,顾名思义就是雍正年间铸造的铜钱,它始铸于雍正元年,成型于雍正二年,终熄于雍正十三年。其中康熙、顺治、嘉庆通宝铜钱背面左右各满文两字,右为“宝泉”、左为“满文记局名”。另外雍正十一年,清朝还曾派兵入藏,平定西藏乱,使西藏恢复稳定,史称“西藏之围”。次年(1733年),为纪念此次成功,还特地铸造了“雍正通宝”西藏大藏(即满文宝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