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量多做作品的艺术家?
我们常说某某画家的创作勤奋是“日出一图”,但是,无论从创作时间跨度还是作品数量上,在当代青年一代的版画家之间,李晓柱堪称创作“高产”的代表性人物。从2008年至今,用八年时间推出三个大型个展,创作木刻作品480幅。这无论是对于一个画家精力而言还是从艺术创作规律来说,都是一个不易逾越的极限目标。而且,他的木刻作品以人物肖像为主要描绘对象,这种极具艺术表达难度的绘画母体,以数量巨大的木刻肖像画的面貌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位中国版画家极为艰辛的思考过程和苦旅。
以中国画水墨写意为艺术表达手段的木制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史做出的一个突出贡献。但直到19世纪欧洲铜版印刷技术传入我国后,以“版画”一词作为木刻艺术的专用艺术名称,距今已整整一百年。李晓柱出生在中国著名的木刻版画艺术之乡,他在艺术创作中坚持运用刻刀这种传统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诉求,始终不渝地追求用“刀痕”来构建画面的木刻审美价值取向,为版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用自己独特的一幅幅“木刻肖像”诠释着一个画家在当今时代语境之下对“艺术是什么?”、“如何做艺术?”的艺术本质、现实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需求的追问。木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用自己创作的木刻肖像画,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各个社会阶层人的生存状态,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年龄和民族,每个人物肖像都承载着一个画家的主观感情和对木刻艺术的虔诚和热爱以及用自己最真诚、最赤裸的心灵去触摸时代的脉搏和人性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