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观音头部有绿色好吗?
如果单从价值方面来考虑,那么答案是:不好! 如果把翡翠玉料比做一个刚刚成熟的大西瓜,瓜皮就是翡翠的底子,而上面的绿色就像是刚成熟的瓜籽,绿色的面积越大,分布越均匀,则价值越高。相反,若底色淡绿,而绿色成块、成丝、不成形,则是下品。 我们可以得出影响翡翠价值的第一要素就是颜色。
而题主说的“翡翠观音头部有绿色”其实就是指(在翡翠的雕刻中)对绿色运用的方式——巧作。 所谓的巧作就是把原本没有颜色的部位设计成绿色,或者把本来色泽单调的地方用俏色的手法增添色彩。使翡翠看上去更加鲜活灵动,更有灵气。 所以,如果按楼主的说法,将一块原本底色均匀的翡翠做成这样——那就属于低级的巧作,反而会让翡翠的价值降低。 但现实中这样的巧作却是很普遍存在的。因为要使一块原料做出颜色分布均匀、形状规整的成品是很难的事情,要么就需要切掉很多无用的材料,要么是机器设备无法打磨出非常规整的形状。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翡翠成品都是巧作了的。
比如下面这件作品,整件作品的颜色是上下呼应,渐变过渡的。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雕刻师利用了巧色。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当我们面对着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时,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佛教八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和工艺装饰图案之一。分别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八件宝物。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有无量的“天乐鸣空,地宝踊现”。佛成道后接受诸天及龙王等所供献的八种宝物,后来就被视为佛的化迹。佛家的这八种宝物,有的是佛家法器,有的象征佛家无上功德,人们视作吉祥之物。人们常把他们连画一起,象征吉祥如意。
观音禅意的翡翠摆件,以造型生动传神,雕刻精良为佳。一件好的翡翠观音摆件,应以行云流水、自然随意的刀工塑造出超脱自然的人间仙趣。雕刻应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自然,观音衣着自然舒展,面部表情恬静祥和。
翡翠观音件,以绿色为佳,并且有绿有水色,这样才具备了翡翠的两大品质基础。人们追求的“翠”,是翠绿色,要鲜亮艳丽,通明似水为上佳。
而翠绿色要均匀分布,从色泽的深浅看,行话讲“正、阳、俏、匀、和、浓、紫”。即翡翠要正而有“阳气”;俏丽不呆板,颜色均匀,且有水感。另外,色调可浓可淡,浓可似春草,淡可如清泉,但其色调要和其质地相互“配合”;还要有紫色做“随”色。
翡翠色形俱佳者不多,故人们以“翠色漂亮”为主。其次,要求“紫随绿俏”(有绿又有紫罗兰色,且紫罗兰色要俏丽可爱,绿紫交界处应有“藕粉”色)。第三,要求“浓水”(水头好,即透明度高);最后,才是底子致密,无杂质裂纹者。
若翡翠观音的头部有绿,身体是茄紫,紫色浓俏可人,也属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