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上的砚台有收藏价值吗?

车凯弘车凯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历代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歌咏文房器具的诗文与珍品。其中,中国砚文化从春秋晚期直到今天从未中断,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个特立独行的亮点。

砚台收藏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就有少数老年人搜集古砚。1992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在第一场拍卖会上推出了几十方明清砚台,成交率约70%。接着上海朵云轩等拍卖公司也将古砚推上拍卖市场,成交价与成交率一路看涨。1995年,歙砚收藏家张国桢先生斥巨资300万元买下歙砚。2006年,在中贸圣佳春拍会上,徐坚、徐士宏治铭长方形“七香池”抄手式歙砚以43万元的价格成为专场“砚品”成交价之最。

作为文房收藏中的一族,砚台因其与古代文人生活更为接近,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古砚市场日益火爆,赝品也日渐增多。砚台造假技术越来越尖端,古砚作伪手段花样繁多,一些地摊上也随处可见“价值连城”的赝品砚。砚台收藏爱好者如何才能淘到“真货”呢?“宁买真丑莫买假美”。古砚收藏者要练就一双慧眼需要懂得砚台常识,多看看真东西,研究造砚技术与流派,进行比较鉴别。

如今有几种地摊砚迷惑了不少收藏爱好者。一种是新砚模仿老砚。砚台经过几百,甚至几千年流散的过程,或多或少会受到撞击摩擦,或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水渍、碱渍的腐蚀,以致砚台的外形发生变化。新仿的砚台把这些变化当作“包浆”和“老气”,刻意仿造。另一种是小坑砚模仿大坑砚。老坑砚存世量稀少,石质优良,雕刻精美,很受砚林珍爱,价格高昂,一些不法之徒便把次一些的小坑砚,如端砚的白棉坑,歙砚的龙尾坑等小坑砚,用碱水煮泡,再采用茶水炖煮的办法和用烟油熏黑砚匣,使其成为“老坑”砚。还有把普通砚台做成有名产坑砚,如用普通砚石造假易水砚等。

古砚收藏市场虽然鱼龙混杂,真货与赝品交织,但有心的收藏者仍可以从包浆、刀痕、风化等方面辨别出古砚的真伪。新老古砚最易从包浆上鉴别,老砚历经过多年的使用,打磨,触摸,包浆自然,石肤温润,砚堂光滑如镜。新砚石肤粗燥无润泽之感。包浆也可造假,假包浆不匀称,无灵光,石肤不滑。

从刀痕来识别新老也有一定可信度。传统琢砚工具为铁制平口、圆口凿子及扁口铲子,砚面上的刀痕宽、厚、深,有棱有角,线条粗糙,棱角自然圆润,石粉脱落自然。采用现代机械制砚,砚面的刀痕窄、平、浅,线条光洁如镜,锐角分明。此法有一定的识别鉴伪价值。

古砚长期风化,质地坚固,用手指按压砚面无凹陷之感,有的石片砚甚至弯翘变形。新砚质地松脆,砚石细嫩,按压砚面容易出现凹陷,弯翘的石片砚平直无变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