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结婚证有收藏价值吗?
近年来,婚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文物,逐渐受到收藏者的关注,其身价也是一路飙升。
婚书的收藏价值与婚书本身的保存情况、年代、存世量以及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有关,同是一个时期的婚书,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婚俗的比汉族地区的更珍稀更有收藏价值。
旧的中国婚书一般为竖行红纸印刷,分为两折,封面有“囍”字、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图案,婚书四字写于封面正中。
其内则是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父母、媒妁等信息。因旧时婚俗多为男娶女嫁,所以也称“催妆嫁娶书”、“六礼书”、“纳书”、“归书”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式婚书开始流行,结婚证一式二份,分男证和女证。用红纸黑字印刷,上面有毛主席的“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手迹,以及“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monogamy 、保护妇女”等新民主主义婚姻条例。
1953年前的婚姻证书存世极少。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由政府民政部门确认并发给婚姻证书,各地式样均不相同,1951年到1953年各省市的结婚证书都是以中央人民政府婚姻 law 的颁布实施为依据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