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铜锅有收藏价值吗?
有收藏价值,铜锅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烹饪用锅历史源远流常。商代时,我国已有使用铜器烹煮食物的实践,距今3000年左右。我国古代陶器、青铜器考古证明,古代使用的炊具有鬲(1i,同“历”)、釜和鼎。
如鬲是商周常用煮饭器皿,鬲足中空,可直接灶上煮饭烹饪,有鬲鼎也属炊器,其形状下为带足鬲,上为带沿盆。鬲和有鬲鼎在商周时都是常用烹饪器具。西汉时(公元前1世纪初)已有生铁铸成的釜和鼎,东汉开始已流行带耳的铁锅。
在人类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冶铜和铸锅技术,清代民间制造的铜锅,具有薄、光、亮的工艺特点,有“七道火色、八面刀光”的称赞。北京铜锅由于薄、光、亮,导热快、散热快,不呆油,不炸锅,用它煮炒食物不串味、不变色而且清洁卫生、经久耐用,“以是,成为烹饪炊具上的佳品”。
北京铜匠造锅、打铜锣、制铜盆,其工艺水平享誉全国和东北、内蒙古等地,他们制作的铜炊、饮和盛具、器皿以质优、耐用、漂亮、适用,而成为广大用户称道的北京“绝活”老北京人做猪肉炖粉条,或白菜炖豆腐,还有羊肉涮锅,都要用加厚的铜火锅,用它炖煮的菜,其风味有别于其他锅煮制的味道。
铜作为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金属之一,也是我国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它的应用,对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和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