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王石谷原名是什么?

纪羊纪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著名画家,清初“四王”之一。

以唐代著名山水画家王维、王洽合字得名,师承家学,又随同乡张珂学画,后得到王时敏、王鉴指点,再溯宋、元,研习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等名家技法,自成一派。善山水,兼精人物、花卉,诗文亦佳,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在“四王”中,王翚的资禀功力最为全面。他的创作既能融汇南北诸家之长,又能师法自然,既有“集大成”的功夫,又有出色的创造力。作画初仿王时敏,后得到古人真迹临摹,便以清初“四王”之一南宗笔法为基础融汇各家之长,同时参以己意,形成个人风格,被称为“清初画圣”。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3年,以70岁高龄完成,康熙南巡图,纵91.5厘米全长12161.3厘米,画卷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康熙南巡时从出发到南巡途中,直至返回京城的浩大场面。这幅《南巡图》把王翚的绘画名声和绘画技法推向了高峰,也使他在“南宗”画派中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后人以其合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初六大家”。其作品深得皇帝重视,被延入内廷主持摹古,一时称盛。王翚主张摹古、师法造化,所作山水不拘于一家,吸收南宋沈周、文徵明、唐寅及“四王”ulen等长处,兼收并蓄,集写生与临古于一身,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他笔力沉着,用色古雅,皴染得法,为“清初画圣”。王氏有诗云:“偶向斋头试笔,似从神外传心。勾勒不离南北,点皴自辟山林”。

其作品既有秀丽清逸的一面,又有纯用熟,泥金笺,设色青绿,细笔皴擦,金碧辉煌而光彩灿烂。所作人物亦有盛名,代表作有《南巡图》、《秋林书屋图》、《冈陵图》、《竹穀图》、《仿宋元十家山水卷》等。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王翚进京,受诏作《康熙南巡图》,时他虽70岁高龄,但还是全力以赴,历时3年完成。共十二卷,每卷长2丈,高二尺许,卷尾署款。由宫廷画师焦秉贞、冷枚补人物及浅绛,此长卷极尽宏模巨制,是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国泰民安的盛世纪念作品。此图在创作时就已蜚声京华,完成即深得皇帝重视而收藏宫内,且命内府镌版,其影响力广及后世。存世作品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作《仿宋元十家山水册》等,著有《清晖画跋》。

卒年86岁。有康熙时摹刻“康熙南巡图”本流传 。其子王儒林,字小仙,亦善画,得家法,清雍正、乾隆两朝曾供奉画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