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的繁荣与品种多样?
清代的制瓷工艺,在明代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以说是我国制瓷史上最光辉的黄金时代。
此时,青花和五彩争妍,古彩和粉彩并丽;仿古创新,风格兼备。景德镇御窑厂是全国制瓷技术中心,承制的御用瓷器,不仅产量大,品种多,而且质量精美,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瓷水平。
尤其是到了乾隆朝,皇帝好大喜功,窑厂中烧制了许多大型的器皿和成堂的陈设瓷,形制之巨大,为景德镇开窑以来所仅见。这时的瓷器品种也繁多,青花、五彩、古彩、粉彩、黄地绿龙、轧道开光、镂雕、金彩、珐琅彩等交相辉映,应有尽有,使清代的景德镇瓷器成为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清末动荡的时局下,制瓷工艺亦逐步衰微,出现了“光绪笨、宣统死”的局面,到辛亥革命前,御窑厂已正式废止,古老的官窑退出了历史舞台,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