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有收藏价值吗?
二十四史在传统目录学中属于史部;从汉代至近代,史部书籍在目录分类中位置不断上升。史部书籍不仅是统治者用以资治理政的工具书,而且对于社会教化也有着重要作用,是古代收藏的主要品种。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汉族史学的总结。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到五六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朝代兴起衰败,多少英雄豪杰横空出世,又有多少奸邪人物遗臭万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之一,而二十四史便是最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不朽之作。
作为中国古文化“百科全书”之一的二十四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5年1月31日,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向《二十四史》颁发了“艺术杰出作品”、“特别艺术成就”两个最佳奖;2006年9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清朝开国史:满文老档四集》入选“世界记忆遗产”,这是自2000年该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首次收录东亚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清朝开国史:满文老档四集》是关于清朝和满族最重要的编年史和档案,“在清朝宫廷里的数百年,保存完好,体现了中国国家的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据悉,世界记忆遗产国际咨询委员会由来自世界各地区受公认的在文献保存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广博知识的14名专家组成,每届任期5年。委员会的任务是在接到各国提名申请后进行审查和评估,并于次年“世界记忆遗产日”(每年10月中旬)在巴黎公布入选名单,并向有关机构颁发铜牌,以表彰他们所作的杰出贡献。由于世界记忆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获此殊荣,标志着《中国清朝开国史:满文老档四集》已跻身世界文化瑰宝之列,成为全人类永久共同记忆。
“世界记忆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入选的档案遗产项目需具有国际意义的独特价值。自2000年开始评选以来,全球只有199项记忆遗产获此殊荣,中国仅有10项。此前,中国入选的项目还有:世界最大丛书《四库全书》、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登封观星台”的测绘图和相关典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南岛语族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