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翠的佛珠有没有清代的?
墨翠是这几年走俏的玉料,这种颜色酷似黑乌金的玉一直很少出现。在清代,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墨翠制品出现,偶见的把件价值也不菲。在清玩佛珠中,墨翠佛珠几乎没有见到(不排除有极个别),可以想象,即使有,也是价值连城,非一般藏家、玩家能够问津的。因此,清代墨翠佛珠,应该是稀缺品中的稀缺品。不过,随着近几年墨翠的热捧,新工的墨翠佛珠已不鲜见,价格也并不夸张,笔者曾以5000元收入一组108粒墨翠佛珠,珠粒直径约一厘米,珠径整齐划一,打磨精良,珠孔光滑自然,珠体上还间有排列有序的黄白丝线纹,在深黑的珠体上非常醒目。
在众多的黑色玉料中,墨晶在清代也有出现,笔者曾于旧货市场淘得一对清代墨晶兽面纹耳坠,墨晶的色泽较墨翠、墨玉更为纯正,几乎呈纯黑,且光泽度极高,其兽面纹古朴、端庄。
此外,玉界有“三黑”之说,即“中国黑”、“青海黑”、“俄罗斯黑”,其实这三种黑山玉实质都是黑青,其硬度和韧度较一般的青玉为低,颜色偏黑,但其颜色深浅不一,纯黑者极为少见,因此“三黑”也不适宜制作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