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福币收藏价值吗?
我国货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泱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曾发行过多种多样的流通货币,比如贝壳、铜钱、银锭、银元等。钱币除了作为流通货币外,还承载着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属性,因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来,钱币收藏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清代钱币和现代流通钱币是现在钱币收藏的主流,尤其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和袁大头等品种成为钱币收藏的热门品种和稀缺品种。三元福币由于存世量稀少,铸造精美独特,寓意吉祥,因而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强烈追捧!
此枚“三元通宝”采用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年造作为母本铸造,直径3.9cm,厚0.2cm,重26.7g,成色十足,工艺精湛,纹饰考究,设计优雅美观,图案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银光四射,版模深峻,笔划清晰,是不可多得的精美钱币。三元福币背面四周围有珠圈,珠圈外是汉文和满文的“大清银币”及“丙午年”字样,珠圈内铸有龙纹主图案,俗称“大清银币丙午年龙洋”,字迹深俊,笔划清秀,龙图大气,栩栩如生,龙身盘踞,矫健有神,三爪凶猛有力,龙珠在前,炯炯有神,龙纹大气磅礴,尽显皇家威严。
三元福币正面中心铸“三元通宝”四个汉文楷书大字,“三元”在汉语辞典中有多种义项,第一种为科举制度的三科之元的合称,即解元、会元、状元;第二种指明清时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的合称,即举人、贡士、进士;第三种指儒教中的天、地、人“三才”之元;第四种指封建迷信的福、禄、寿三星;第五种,三元节,正月初一(元旦)为岁之元,十一月冬至为月之元,子时为时之元。根据以上释义,此枚三元福币“三元”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天、地、人之元,或福、禄、寿三星,或科举殿试榜首的“状元”,寓意吉祥如意,富贵美好,喜庆美满,福寿延年。
“通宝”两字在古汉语中也是多义词,第一义为古代钱币的通用名称,是“流通宝货”之义,多指用汉字纪重的金属铸币;第二义为称量金银货币的通用名称,通常为国家发行的法定通货。由此,可以将“三元通宝”理解为天元、地元、人元通用之宝,或福、禄、寿通用之宝,或科举状元吉祥之宝。三元福币的发行时期为1916年(丙午年),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野心和皇帝梦,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启用“洪宪”年号,1916年1月1日为“洪宪元年”。袁世凯为了宣扬皇恩天威、太平盛世,赐福于天下百姓,遂以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丙午年铸模为蓝本,特别下令发行一批“三元福币”。
三元福币是清末民初的重要珍稀钱币,也是中国钱币史的重要一页,存世量非常稀少,市场价极高,受到世界钱币收藏界和中国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和强烈推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钱币珍品中的稀世孤品,是钱币收藏中的无价之宝和传家宝贝,相信随着中国钱币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的不断繁荣,此枚三元福币定能创造出新的拍卖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