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有山了么?
清代皇室内府直接采购的玉料,玉质非常优良,而地方进贡的玉料则良莠不齐,有些玉质略差,而且清代民间也有不少玉器在制作,玉料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其中也有些玉质较差的玉材。但是总体来说,清代的玉料绝大部分是新疆和田玉,产地包括和田、叶尔羌、喀什和于阗等等地,统称“于田玉”;还有一部分是玉出青海的玉料,人们称它为“昆仑玉”。清代的玉器玉质优良,温润凝重,这是清代玉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和田玉的开采自古就非常艰辛,玉料通过水矿、山矿,然后再通过河流冲刷,最后被采集上岸,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自古就有“玉石有价,乾隆无价之说”,所以和田玉在清朝被运回内府更是困难重重,路途遥远,运输量极少,所以才会物以稀为贵。
清朝的玉器主要用作礼器、陈设、佩饰和实用,其中礼器和陈设玉器的用量最大,而且器物的体积也大,玉材需要大料,乾隆时期的玉器很多就是用这种好玉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