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赵之谦刻过田黄印章吗?

晁鱼惠晁鱼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又字撝叔,号悲庵,又别号无愧斋,铁梅道人,又号憨同弟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清末的一位艺术全才,他通书画、文章、金石考证和诗学等。他初学邓石如,以后便融会秦汉,古印、砖瓦、钱币文字,博采约取,自创新貌。他的篆刻笔画丰满,平实,圆活,生涩相间,有浓厚的书意,风格雄浑奇崛,独树一帜,代表了清朝篆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篆刻史上与邓石如同列为“皖、浙”派之后两大流派的宗师。他所用印材品种繁多,有寿山、青田、昌化鸡血、巴林冻等。特别是他所使用的寿山田黄石,数量之多,质地之佳都是极出众的。

他的田黄印章多为自篆自刻,刀法流畅洒脱,风格刚劲奇肆,雄伟挺拔,富有浓厚的笔情墨趣,为文人篆刻的代表。石质晶莹凝腻,萝卜丝纹清晰纵横,色泽黄润无比,有黄玉之誉。历代帝王权贵及艺术家都把它雕成饰物或雕刻成印章。特别是文人、书画家,常用精美之质田黄自刻自用印。赵之谦也有不少这样的印章传世,堪称诗印、书印、石印的绝品。

赵之谦在创作时,能根据石头的天然形状构思,尽量保持石体的自然状态,以顺自然之意趣。如他的田黄“为五斗米折腰”方章,顺石体天然的凹洼圆转的外轮廓而琢成方圆之间印体。上部作平顶,刻五行边款,文字作阳文篆体,笔划平直方正,横刻阴线间隔,线条刚直方挺,方圆结合,朱白相宜,自然得体。赵之谦的朱文印在刚健之中兼具婀娜,方寸中流露出文人的书卷气,使印既端庄严谨又不呆滞板结。“为五斗米折腰”方章就是这样的风格。白文印笔划细劲圆活,字口深峻,亦有柔中见刚、劲雅多姿的风格。

赵之谦常用的一些印章,如寿山田黄“赵之谦印”、“赵氏撝叔”、“撝叔手校”、青田“无闷”、“梅庵”、“赵撝叔”、“为五斗米折腰”、“为无益之事,便有无穷受用”、“拾画记”等,都是精美绝伦的印章艺术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