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是怎么确定价值?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因为古代的货币制度跟现在的货币制度不同。现在是一个国家发行的纸币或硬币作为法定货币。但在古代可不是这么回事。 在汉代,以铜钱为主,同时存在黄金和白银。但黄金不是民间可以随意使用的货币。只有皇家和官僚体系才可以使用金币。百姓一般使用铜铁器。所以就有了“钱”这个概念。
汉武大帝时期曾经对匈奴用兵。战事频繁。花钱如流水。汉武帝为了弥补财政的匮乏,就增加了铸币量。同时允许民采铜矿,从而增加了政府收入。
后来人们发现,在汉朝的西南,也就是今天云南、四川一带,有大量的锌矿,而且质地优良。当时古人不知道锌的作用,只知道这种金属比较轻盈且颜色鲜艳,适合铸造假币。于是朝廷下令开采,将原料交给中央铸造司(专门负责铸造货币的地方),铸造成圆形方孔的铜钱。然后投放到市场上流通。
由于这些假币表面镀了一层其他金属,因此很能模仿真币的颜色,再加上流通过程中磨损严重,一般人很难鉴别真假。于是官府就利用了这一点,故意制造一些真币假币混合的假象,来骗老百姓。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仪器,不可能做更进一步的辨别。 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金银的货币属性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白银,由于开采量小,价格昂贵,常常被用于交纳税收等公共事务。
据记载,宋朝时,政府的税收有一项是“和买金帛”,也就是说,百姓以真金白银购买政府手中的物品。当然这些金帛要大大低于市场价值。相当于政府从百姓手中借钱,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宋徽宗在位期间,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大肆向商人征收重税。据说商税达到令人咋舌的12%。这相当于现在政府向工商收入百分之几啊!如此重的税收,自然让许多商人不堪重负。于是有的商人就以白银充当税款,希望可以减少一些负担。毕竟当时银价还是比较稳定的。
但随着南宋偏安一隅,军费开支巨大,财政陷入困境。朝廷除了增加商税之外,还增加了酒税和茶税等等。面对层层盘剥的赋税,有的商人一怒之下,干脆放弃缴税,不交了。你说你收我的税干什么?我宁愿把银子买到手,送给皇帝花,也不给你交那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