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背面东字的价值是多少?
顺治通宝是清代入关后铸造的第一个币种,也是清代钱币中版别最多、价值较高的一种。顺治时期币制比较混乱,既有新政权铸币,又有各省地方及农民起义军政权铸币,顺治通宝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
顺治通宝背东钱存世极其稀少,因其背面标有汉文的铸造地名而十分珍贵。“东”字指铸钱局名,有说是山西平东局铸造的,关于这个平东局也说法不一,一说是清代户部门下设的铸钱局,另一说法应是平阳局在铸造顺治通宝时加铸母钱的“东局”,其原因应该是为了解决铸钱时铜质问题。
顺治通宝背东钱直径27.8毫米,厚2.5毫米,重11.3克。其形制大小和一般的顺治通宝钱相同,为铜质,文字旋读,制作为砂模铸。钱文书法端庄方正,字与字之间距离相等,间距较小,地章极薄,制作精良,铸造工艺精湛。背面上部为满文宝字,下部为汉文东字。“东”字呈长方形,字口深峻,笔画粗壮,棱角分明。“东”字的“×”部右边横笔超出左边横笔二分之一,“×”的右边与下边垂笔连在一起,笔画短小粗壮,方正干净利落。这种东字钱,古钱文献上称“背东周东”,有古钱学家认为这是户部宝泉局铸造的母钱。
顺治通宝背东钱极为罕见,是古钱中的珍品,价值不菲,据《古泉汇》记载:“背东周东钱绝未见有,其为母钱无疑。”中国钱币博物馆馆藏顺治通宝背东钱一枚,应该是仅存实物。该钱是古泉学家张叔驯旧藏,是他用极为珍贵的北宋御书钱十品中的一品,即金泰和通宝对换而得。
清代户部铸造的母钱存世极少,十分珍贵,历来为集藏家视若珍宝,具有很高的收藏和价值。顺治通宝背东钱在中国历史上绝世仅存孤品,应属“无价之宝”。2006年秋季北京某拍卖行曾推出一枚顺治通宝背东钱试拍,估价为2-3万元,最后无人应价而流拍。2007年8月南京某拍卖行也曾推出过一枚顺治通宝背东钱,该钱的文字笔划不够周正,钱体肥大,直径为29.9毫米,厚2.5毫米,重13.35克。最后以3.5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