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田窑瓷器在哪鉴定?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在宋代它既是“官窑”又是“民窑”。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北方一些逃难的窑工随着赵宋王朝的南下,带来了新的制瓷技术与景德镇原先进的制瓷技术结合,促进了湖田窑的生产更加迅猛发展。南宋时,它兼烧“宫窑”,除为当地富豪烧制冥器外,还替南洋各国烧制外销品。生产的瓷器大量供应国内并远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湖田窑进入极盛时期。元朝建立后,随着“景德镇窑”的兴起和日趋发展,湖田窑渐趋衰落,到明初即停烧。
湖田窑烧制的影青瓷,釉色莹润青白,造型优美,印花精致,独具风格。它与传统的定窑、龙泉窑的瓷器风格虽有些相似,但仔细观察,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特别是与定、哥窑瓷器相比,区别更加明显。如仿定窑印花瓶瓶体修长,高43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4.5厘米。细口,矮颈,长圆腹下收,圈足,腹部上下各饰弦纹一道,腹部两面均用印花装饰,一面为奔鹿纹,一面为牡丹纹;元代中期湖田窑生产的青白瓷爵杯高9.9厘米,流至尾长19.2厘米,流至两柱距离12.4厘米,流高2.5厘米,足径3.5厘米,流短,弧度小,柱矮,尾细长内弯,平底,底心有孔。内、外壁与流、柱以及底部装饰纤细的阳纹花纹,纹饰清晰,线条流畅。这些器物与定窑或哥窑同类型的器物比较,造型显得线条优美,器型规整,纹饰清晰,器口处釉较厚呈玻璃白,与器身呈色有差别。
另外,湖田窑青白瓷与龙泉窑的梅子青或粉青的青瓷相比,釉色亦是不一样的,不能混为一谈。特别是湖田窑青白瓷南宋时进入极盛时期,并开始兼烧宫窑,生产的“宫窑器”造型小巧,做工精致,印花细腻,胎体更为坚密洁白,釉汁更见莹润,呈色青白,釉薄处呈白或白中闪黄,釉厚处呈青或青中闪灰。由于釉中含有气泡和玻璃白,在光照下,这些气泡与玻璃白对光有较强的散射能力,故有“色似鹅绒,光含润”的艺术效果,艺术价值很高。如一件南宋湖田窑青白瓷葵口镂雕高足杯,高6.3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5.2厘米,葵口,深弧腹,矮低足外撇。在杯口与足上均镂刻花蝶纹。该杯造型灵巧,制作规整洁白光润,其釉色、制作工艺等都是一般龙泉窑青瓷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