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瓷器贵吗?

郜娟郜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开窗瓷器的仿制、作伪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将明代嘉靖、万历民窑青花瓷或清康熙早期青花瓷器当作制作假开窗瓷的坯胎,然后用清代晚期或民国时期的“洋蓝”在器身上作新画开光,开光内画山水、花鸟或人物图案,使画面构成一件全新的青花瓷器。二是将清康熙中期至清末或民国时期具有传统风格的青花瓷器作假开窗瓷的坯胎,采用与胎体原料相同的青花料,精心画上开光,开光内作新画。从以上假开窗瓷的仿制工艺可以看出,作伪者的制作技术还是相当高明。所作开窗瓷器的绘画题材、图案纹饰与胎、釉、青花发色等基本能吻合,如没有丰富的鉴定、考证经验,一般很难识别。

不过,与一般瓷器的鉴定一样,开窗瓷的鉴定和辨伪亦有规律可循,有法可依。可以从胎釉、青花发色、器型、款识等各方面予以考察分析,作出综合判断:一是看胎釉。康熙中期后的青花瓷器,一般都施硬亮青釉,釉面光洁莹润,釉质肥厚,釉面均有凹凸感出现,釉汁表面有微微颤动感,俗称“蜡泪痕”;雍正时的青花开窗瓷,胎体比康熙时的更细腻洁白,薄而轻巧,有如“脱胎”似的,釉面平滑如镜,光莹亮彻,青花发色明艳绚丽;乾隆时的青花瓷胎体比雍正时的略为厚重,釉面光亮洁净。

二是看青花发色。一般说来,假开窗瓷较易识别之处还是青花发色。因为作伪者作伪时,很难找到与嘉靖、万历和康熙早期旧胎相同年代的青花材料作为新画的颜料。若采用与新胎相同的青花发色就会大不协调,无法以假乱真。因此,他们只能选用清代晚期或民国时期的“洋蓝”作新画,这就使开光部分的青花颜色与胎体颜色极不一致、不协调。“洋蓝”颜色过于浅淡、混浊,没有一点下沉感和凝聚感。

三是看款识。清代各个时期款识的字体特征十分明显,仿伪者一般不轻易去仿伪款识,因而开窗瓷上款字的鉴定,一般不成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