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底为什么有网格?

武太郎武太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气孔的泥巴能烧成瓷,这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其秘密就在于釉。施釉之后,瓷器胎体表面变得致密,水和空气无法透过釉层和气孔渗透进胎体,也不易被脏污所污染,因此釉层的覆盖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件瓷器的生命力和价值,假如釉面残缺,这件瓷器就会遭到致命的损坏。而由于器底不施釉,器足与桌面、托盘等相接触的地方没有釉层的保护,很容易被磕碰损伤形成“脚踢”,因此尽量减少器底的气孔是保证瓷器性能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中国匠人在宋代就采用了一种叫“垫饼”的垫烧技法,即在器物底部和窑板之间加一个很小的瓷饼,瓷坯悬空,火焰自由穿透坯体底部,使底部也能焙烧成瓷,气孔度大幅度降低。“垫饼”虽好,但要为每件器具配一个同器同样造型的窑具显然会大大增加烧制成本,“垫圈叠烧法”应运而生:在垫饼上放置一个带凹槽的浅盘,一个瓷坯扣在盘上,再加一个浅盘和一个瓷坯,层层叠加,如同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叠罗汉”。叠烧的时候,瓷坯自然要稍小于浅盘内径,这样上一层圈足外侧和下一层浅盘中心不相接触,在火焰焙烧的时候也不会熔结在一起,出炉之后只需轻轻敲击,上下坯体就会散落。这就是底足出现网格状的原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