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王什么岭?
“兰亭”一词的起源,一般认为出自《庄子·道遥游》里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书圣的千古名篇。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到会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事,行赋诗之事(也就是集会修习祭礼的意思)。他们分别作了三十七首(也有说三十六首或三十三首)诗歌,汇编成了诗集《兰亭集》,而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王右军写的这篇《兰亭集序》了。 据记载,此序作好后,当时的人无不为之赞叹不已。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将其视若珍宝,命人用琉璃砚、鼠须笔、兔毫架、澄生纸来书写此帖,并命秦王府文学侍臣虞世南、薛稷,太常博士褚遂良等人摹勒上石,立于长安昭陵北端,即所谓的“贞观间拓本”或是“唐拓本”。唐太宗还令魏徵撰写铭文,刻于碑末。之后武则天又让大臣冯承素、赵公权、诸葛贞以及中书舍人欧阳询等人临摹,分赐亲贵近臣。由此可知,此帖在初时就有数本流传于世。
到了唐代,此卷已散佚大半,仅存唐太宗所赐的孤本,被保存在御府之内;另一孤本是武则天赐予宰相张延赏家的,后来张的孙子张旸将此卷卖给了大书法家柳公权;第三本则是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从李彦章手中获得,后收入内府,成为宋代皇帝御藏之宝;第四本就是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这副了,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宁王朱权所献。另外还有一些石刻拓本的传世,比如: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的“定武本”,开元年间所刻的“怀仁集王行书圣教序”中的“王羲之书《兰亭序》”部分,还有南宋咸淳十年(1274)杨士奇等摹刻的石本等等。但都远不及这四份御赐孤本的价值。
明代董其昌曾题跋云:“右军此帖,大似仓颉思补画之象。后人学右军不到家者多矣,皆失之拙,故必师古,乃能弃巧。”清人孙承泽也说:“右军《兰亭》有正、行、草诸体。余见唐御府拓本,有‘神龙’两字之旁,又有‘下真’二字,知非真迹也。至乾隆时,则惟藏昭陵者谓之善本而已。”
此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卷《兰亭集序》并非原迹,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临摹高手冯承素的仿本。关于冯承素这个人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隋朝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人,唐玄宗亲幸东都洛阳宫时以供奉吏身份进入弘文殿供职,曾奉诏将王羲之的真迹摹刻于绢帛之上进呈。他摹的王羲之《兰亭集诗序》最精,号称“二王”法书中的第一流作品。 因此,这卷《兰亭集序》虽不能算原迹,但却也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