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吴怎么写?

闫宸穆闫宸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占位,明天有空上图。 (一)关于“吴”字的写法 关于这个字,古文字学者王懿荣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记述的——“吴音者,谓凡声母w-,如吾我瓜哇之类,皆为今俗所谓吴语之音也……故以吴名为其部。” 大意是说,“吴音”是古代汉语中的入声韵母,也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u、-uo和-au等发音方式,而这种发音方式与现在的南方方言基本一致,所以这种古代的读音被称为“吴音”;而由于吴音的发音主要集中于舌根音-k以及-g,于是古人就用舌根音去标注被称之为“吴音”的那部分的读音,这便是“古音之无-g不标作-k。

也就是说,我们现今所谓的“古九腔”——平、上、去、入四声及其各分阴阳的八调,在今天的江浙一带都变成了有入声韵部的方言——其实这本来就是古音的原貌,只不过后来北方逐渐被浊音-j以及-qz所取代而已。 而在《康熙字典》里,“吴”字的释义则更直白一些了—— “吴,国名,周太伯所居之地……” 也就是说,“吴”本是一个地名。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周太王的长子泰伯见父亲要立幼子季历为继承人,便带着二弟仲雍从陕西渭水流域逃往江苏无锡一带定居,并改名荆蛮,自创句吴国号来表示对周王室的不满。因为当地土著语言大多以-u或者-au结尾,于是便有“荆蛮言吴而不言虞”的说法。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楚越地区逐渐成为西周王室的心腹大患,为了平定叛乱,周公长子伯禽将太伯的后人迁至山东琅琊一带并加以监视,这一下,原本只是荆蛮部落发源地的苏州就摇身一变成为姬姓王的封地,史称“周吴”或“吴国”。

到了秦末汉初,刘邦手下大将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吴国复辟成了东吴政权;三国时期孙氏家族又在此建国称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吴”;而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也是承袭了孙权建立的帝国名号,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江南一带在古代又被称作“江东”或者“吴地”;再后来隋唐建立后,为了统一舆论,朝廷正式使用“东吴郡”和“吴郡”等称号来取代原来的“会稽”之名,以示“继承正统”。

由此看来,作为地名而被沿用千年的“吴”字,本身并不是什么官方正字,而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符号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学习“吴”字的书写时往往也要遵循地域文化的特点,比如下图便是清代书法家赵宧光所书—— 虽然此字左半由篆书而来,但是右边的口字却与今天的吴地方言完全相同;再来看明代书家徐卿云的写法—— 此字上部由隶书演化而成,而下部的口字则保留了篆书的形态,不过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其上下两横都是向右上倾斜的,这就与南京话里的“wu”类似了。

无论是“呉”还是“吳”,其实都是汉字的一种异体。 当然,既然是异体,那么它们在书写过程中自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风格差异。 因此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多变的字形时,不妨尝试一下像古代文人那样将其视作不同的两个字来书写——这样既可以锻炼我们的基本功,也可以让我们在不经意间体验到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上的不同。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历代名家小楷作品中有关“吴”字的各种字体,这些字帖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扫描或者拍照的方式来实现“电脑化”操作。

至于具体该如何选择,那就看个人的喜好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吴”“呉”“吳”三种常见的写法之外,还有一种介于隶书和大篆之间的变体——“呉𡱤”,这种写法在东汉时期的碑刻当中比较常见,而且它的左右两部分都是向左倾斜而不是向右侧倾斜,这一点应该能够与现代人的视野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即下图所示—— 这种写法乍一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但它之所以出现在此图当中却是有着一定原因的:首先它是由草书演变而成的楷书,其次它是出于避讳的需要才不得不把“戈”字写成长横状,最后则是为了让整个字都显得更圆转流畅一些所以才没有将最后一笔写成长横状的,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书法创作的要求已经十分严格了。

龙希安龙希安优质答主

谢邀,题主说的是不是《书谱》中“执笔”这一段话中的“吴”字啊? 这段文字在王羲之《书论》和唐太宗《笔法诀》里都有收录。 王羲之说这个“握笔”的方式是“永世不易之玄要(秘诀)”、“古今至言无逾此妙”——可见这是很正统的、有传承的“执笔”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书体。比如草书就不需要这样执笔。 如果说它不适用于其他字体的话呢……我觉得这种执笔方式对于行书来说确实不好使,因为行书的笔画大多是以连贯的方式写的;但是,如果像欧阳询那样硬要把笔画分开来写那就又成了另一种执笔方式了。所以我觉得,还是看具体的情况吧。至于隶书嘛,王羲之说它可以这样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也没写过真隶,而魏晋时期的人大都也没有认真学过隶书上溯到汉碑……他们很多都不认识汉字的结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