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谁喜欢翡翠?
当然是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了。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官员进贡了一块大玉石,玉色纯正翠绿,晶莹透亮,令人悦目。乾隆非常喜爱,就命人雕刻成“山子”(即座屏),放在自己的书房里。可是过了不久,这块大玉又从皇宫里消失了踪影。原来这位大臣为了报答皇帝的宠爱,将这件宝玉做成两个戒指,一个送给皇后,一个自己戴着。后来这指环被宫中的太监偷出,卖给外边的玉器铺,换了一些茶水钱。茶叶没多少,却有一张千字文的笔芯纸,上面写着一首诗,是戴指环的太监写的—— 翠意莹然照五德, 珍奇产自天工。 日月星辰池中映, 江山万里眼中翻。 不须点漆涂朱作美容, 为雨为雾为云烟, 一团和气包乾坤。 这首诗明显是在夸耀皇宫里的奇珍异宝,其实也就是在暗讽这个偷窃的太监有如珍宝般的地位。 当然,这个故事也有演义的成分,未必完全属实。但是乾隆对于翡翠的喜爱却是毋庸置疑的事。
除了一般性的赏赐、收买人心之外,乾隆皇帝还亲自参与了翡翠加工过程。他在位期间,云南采办的翡翠料子经过解玉师们琢磨,做出很多精美的首饰和工艺品。据记载,当时由京师至云南的路途中,有数十辆马车,数百名兵士护卫,所经之处,官府要安排民夫、马匹以供饮用。这些原料和加工后的翡翠制品大多进了宫中,少部分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