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苏肥谁瘦?

桓梓嘉桓梓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苏肥米瘦”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明代陈继《书谱闲论》中的一段话: 唐太宗以王羲之书赐房玄龄,虞世南曰:“此得右军肉,褚遂良得右军骨。王铎骤赏之,盖得其肉不得其骨耳!” 这里说的是唐朝时书法的两种面貌风格和代表人物,而不是“宽与窄、胖与瘦”的意思。

后世人们大多都误解了这句话的原意,并据此展开了对唐代楷书、行草书各种风格的评述。 比如说清代翁方纲在《石洲诗话》里有一段评价说“欧阳公所谓‘苏子美不能工书而善谈书’者,谈谓议论;非如蔡君谟所云‘谈’作‘谭’字,谓‘言谈’也……”(欧公就是欧阳修)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肉”“骨”的问题——即“理论家”、“评论家”的区别。

不过后人基本上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形容字形特点的话来看待,比如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论书十二首》中有这样一段: “初唐诸公皆魏碑体,以篆籀之笔写魏碑,纵逸丰肥,故妙绝古今。颜柳继起,独开楷则。柳虽学晋人,实兼二魏,故瘦劲清朗,亦自成一家。赵魏鼎沸,靡不师之……自赵孟頫出,专师右军,姿媚遒劲,冠绝今古,然失右军之本意矣。若苏子瞻,能于赵中脱换骨血而出,又别开生面焉。米襄阳、颜鲁公、杨凝式各得右军之一格,而俱称大家。至宋末元初,则赵孟坚、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有文征明及明赵松雪而下,皆其苗裔也。” 我们现在所说的“苏肥米瘦”就出自这一段话之中,它把“肉”和“骨”分别用来形容赵孟頫和苏轼的书法风格。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苏肥米瘦”的说法本身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康有为对这一说法的解释也很牵强。因为苏、米二人的作品,无论是风格,还是笔画结构都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 这说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还不全面,关于“苏肥米瘦”的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优质答主

1楼说的很对,“苏”字在现代简化后笔画变少很多; 这里多说一句题外话—— “书”这个字形和现在的简化版字形其实差别很大的呢…… 以前那个“书”是“书写之”“书籍之”的意思的(比如《说文》、《古文观止》) 现在为了简化的“书”字则是“写字的书”“买书的店”…… 这俩意思可差多了!不过现在这字体已经是主流了所以没办法再统一回去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