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母钱有收藏价值吗?
在2015年,一枚品相较好的咸丰元宝“宝泉局”当千母钱在拍卖会上以5.5万元成交;而在2016年的春拍上,另一枚咸丰元宝“宝源局”当千母钱则以78万元的高价落槌。 与那些价值不菲的铜元相比,同样属于清代“母钱”的朝鲜币反而显得平淡无奇——网上出售的样品一般只有几元钱甚至十几元人民币。但是,在收藏市场上真的如此吗?其实也未必。
一、从历史渊源上看,朝币与洋币有相通之处 在我国货币史上,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所谓“洋银”,即葡萄牙人发行的塞拉银钱和西班牙人发行的本洋。这种舶来的贵金属货币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被广泛流通。到了清乾隆年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殖民地发行的新比索和墨西哥人在其殖民地美国西部发行的双柱银币也在华人之中流行开来。尽管这些外国银元在形制和重量等方面与我们的铜钱并不相符,但却成了华民通用之币。清人王昶所说的“洋钱,外邦所铸银块,形如弹圆,每枚值银一两,通行海内。”即是很好的注脚。 至于朝鲜币,其在形制上是仿照中国明嘉靖年间开创的“银钞合一”的银锭制成的,而明朝的银锭又源于民间流通的银钱。如果说明嘉靖朝是中国本土货币制度发生重要变革的话,那么朝鲜的货币制度的建立可以说受到了中国明代中叶以来“银钞合流”“银钱并用的影响。
二、从市场角度观察,朝币价格已经上升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各种珍稀钱币的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作为晚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一些数量较少的清币品种涨幅显著。例如,人们熟悉的广东双龙寿字币2011年在保利秋拍以318万高价拍出;两年后的春季拍场上,同样是一枚广东双龙寿字币以499万元创出新绩。而作为清末藩属国的朝鲜币,在某些版别的指引下,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比如,一枚1911年发行的“丁未”纪年哈夫币经评级公司PGC鉴定为PMG64分后,在今年3月份的拍卖会上以2.3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在两年前,同是这枚硬币仅以5千元人民币落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价格都是未扣除佣金的价格。而如果扣除20%的交易成本,实际成交价还要更高些。 三、从板块来看,朝币与清币同涨同跌 在诸多清币品种中,除了部分稀缺品价格居高之外,大多数钱币的价格都比较适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当清币板块整体上扬时,朝币板块也会随之上行;而当清币板块下跌时,朝币往往也会同步走低。这说明朝币的价格受清币市场的影响较大。当然,在特殊环境下,朝币也会有自己的独立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其存世量相对较少且品质较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