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字繁体书法怎么写?
执(一)篆书(二)隶书(三)楷书 (四)行书 (五)草书 (六) 篆书执笔法是古代最正统的用笔方法,也叫“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和“鞭棒执笔”等称。 执笔的高低与手指的距离不同而有所不同;古人对执笔法的具体细节有各种不同的论述和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执笔要“高不宜低”;另一种则主张“低不宜高”。 “高不宜低”之说首见于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黄州游观音院诗后》中:“予少年时书掷笔竹纸上,乍如飞鸿戏海,盘旋上下。然久之遂落套,不能复得佳绝处。晚年渐熟,乃悟过去未尝用力,今虽老懒,而偶有意,自不凡。以谓‘书初无意于佳,乃妙’也。”其子苏辙也持此说云:“吾家传书法,公(苏轼)又得其妙……执笔高不必善。”南宋赵孟坚也说:“执笔宜高不宜低。”清代姚燮在《西陵词抄》中说得更清楚:“执笔须高不宜卑,所谓‘不使指垂’者是也。指头本欲悬针而不可垂铁钉势。惟悬则笔能灵,垂则腕难活。且高则力聚掌底,不致注于指端;卑则力不贯注,散漫全无着处矣。”元代赵松雪说得很简明扼要:“执笔高则实,执笔下则虚。” 明代李淳在《大字柏舟》帖后序中有这样的说法:“执笔贵高不贵低,高则气能畅,低则滞而不清。高执之,令管直,乃可运锋。管直则锋正,锋正则四面齐备。”“执笔高不用心,亦必至下坠;用心不执之高,亦何益哉!”“执笔当如执笔,若似握管,则入纸便死。”清代蒋和指出执笔高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初学者因力量不够,才不得不将执笔降低到一定的程度,这倒可以谅解;另外一种则属于自作聪明的“聪明误”了——因为执笔太低,所以手腕能够灵活运动了,于是就自以为掌握了写字的要领而洋洋自得。其实这样一来,手便成了主体了,反而忘记了大意的运用;这种执笔方法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