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多久历史?
古史籍中记载的翡翠,是鸟喙凤爪般大小的碧色玉石。 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汉末时琅琊阳羡人陈帝到荆蛮一带为官,见当地有种叫翡玉的石英石,颜色有赤白两种”; 后来人们又将这种宝石与印度产的绿宝玉髓(也叫“玛瑙”)混淆, 认为它来自遥远的西方,“出西羌,或云出自乌孙蒲萄沟”(王莽时曾将绿色宝石称为“翡翠玉”)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凡物生西域则美,至南海则劣矣……今之翡翠,生于岫岩山涧之中,其状如雀卵而赤,有黄晕盖之。” 这时的翡翠,已逐渐取代了原先人们对青玉、碧玉的称谓。
据有关文献及古籍记载,翡翠最早见于唐代。当时所指的翡翠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雨林中的蛇类动物,并非现今人们普遍认可的玉石品种——硬玉“缅甸翡翠”。 而关于我国最早发现翡翠矿床和加工出翡翠器皿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二千多年的西汉时期。 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所获得的实物资料证实: 在该古墓群中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翡翠器多达1300多件,其中翡翠弯钩达574件之多。这些玉器均为用翡翠原料开磨雕琢而成。而且,这些玉器都呈翠绿色调,玻璃光泽明显,硬度很大。 因此可以确定,我国的古代工匠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掌握了翡翠的原石特征,并掌握了初步的开磨工具和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