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冰渣子的料好吗?
首先,从物理现象上解释,当一块原料被切开,其内部结构被暴露出来,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部分晶体会重新排列,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总量不变。这就导致了切开的瞬间有“起胶”、“起莹”的现象。 “起胶”是说看起来像果冻一样,有流动的感觉;而“起莹”指的是在透光的条件下,可见均匀分布的亮晶晶的点状或线状光源(这是由晶体排列方向造成的)。 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不是人为造成的。从物理现象上来说,冰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玻璃种)翡翠有“起胶”和“起莹”都是正常的,也是优良的品质表现之一。
其次,从行业习惯来解释,行内一般把透明度较高的翡翠称为“水头足”,相反就是“水头短”。当然,这并不是指水头长或者短会影响质量,而是指如果透明度较好,价值也会相应较高。所以“水头”其实是一个衡量标准,而非绝对概念。 回到问题中来,一块原料有没有“水头”是非常容易判断的——将其放在手上轻轻摇晃,自然就能分辨了。如果有,则是“水头足”;如果没有,那就是“水头干”。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水头足”的翡翠都适合做成手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翡翠会承受压力及磨损,如果“水头”好但“底子”差,即晶粒较粗,那么成品的手镯价值反而会偏低。
最后,从商业角度分析,一般来说,商家不会卖给你刚切出来的翡翠原石,因为其不具备商业价值。通常来说,你要么先付一部分定金(这样的风险是由买家承担的),等货物到了再付款,然后商家通知厂家帮你切割、打磨;要么你一次性付清全款,然后商家把你的货款押着,自己找厂家帮你切割、打磨,然后再寄送过来。 至于哪种形式更好,那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的建议是前者,毕竟这样你才能直接看到原材料,心里有底。后者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你需要相信你所选择的商家是可靠的,否则,你要么花了冤枉钱,要么根本拿不到货。
以上,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