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翡翠是怎么形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简单了解一些天然物质转化为玉石的过程、需要知晓目前学术界对成矿作用的认识、还需要知道地质环境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简言之,这是个“大神”才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还是让“大神们”来解决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吧! 先来看两篇SCI吧。 第一篇是2016年发表在《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上的一篇关于成矿流体中Ti氧化的研究论文(注意:这不是一篇简单的介绍成矿作用的教科书文章)。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矿物相(Ti-ox)作为衡量成岩成矿作用的指标,并通过实验表明了该矿物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所以,在探讨地质历史时期成矿过程时,不妨考虑一下成矿液体中Ti氧化程度的影响。
第二篇是2018年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内容同样是和成矿作用有关的,不过这篇更有趣。文中通过研究云南个旧地区锡矿的形成发现了类似“地球细胞”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内向外是由温度决定的,而由中心到边缘则是由压力控制的。并且,文中还提出了一个“生长模型”——从液态或者气态的物质首先聚集在一起,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一个晶核,随后晶体沿着与热源接触的方向延伸生长。
以上两篇只是我随手挑出的两个例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搜“成矿作用”或者“高温高压”好好欣赏一番。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如果已知形成翡翠的母岩成因,再结合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倒是可以反推出来。但问题是一般人都不会知道形成翡翠的母岩成因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成了无解。(除非虚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