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印刷运用了哪些工艺?
1. 印前(CMYK模式打印、晒版) CMYK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四种着色剂,分别指青色C、洋红M、黄色Y和黑色K。在计算机显示系统中采用这种着色机制,是因为计算机显示是以RGB色彩模式为基础的。而RGB三种颜色加起来恰好为100%,所以有66%的青色、33%的洋红色和33%的黄色,合起来为100%。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张其实是一种白色基底,加白纸正意味着要在空白纸张上呈现出这四种颜色,因此需要将RGB三色混色中缺失的蓝色补充进来,也就是Cyan(青)+Magenta(品红)+Yellow+Black=RGB。而CMYK则是印刷中常用的四色。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把电脑中的图形文件打印出来,作为印刷的“底图”。但这样得出的画面效果是黑白灰为主的单色图像,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我们最终想要的设计稿。
2. 印中(网点扩大输出、网屏设置、胶片显影) 在印刷中,我们需要使用到打印机将设计稿打印成可以用于输出的图像,这时如果直接打印数码样张,由于电子文件的分辨率一般都比较高,输出的图像也会相当清晰,但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最后成品纸的视觉效果是有差别的(即电子样张和印刷样张的色调差异); 另外,如果设计师提供的原稿是扫描的文件,那么就会存在扫描误差,导致电子文件和原稿存在色彩出入,如果不进行调整就直接输出,那么成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对应的映射关系,将计算机屏幕显示的色彩和印刷后的实际效果协调起来,这个建立映射关系的工具就是网屏和网线。 所谓网屏,是指丝网印制的网纹筛子,分网布和铝箔两种材质,常用的是棉纱布网布; 网线则指的是每平方厘米网上所排列的网格数。 通常来说,我们在设置网线和网屏的时候,应该使输出后的图像包含约70%的色调,而剩下的30%则是由我们的机器、材料等客观因素决定的。 所以,在设计阶段我们就需要考虑后期制作的流程,并根据后期的需求对前期设计进行调整。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以及明度来解决色调的问题。 但这样做会带来额外的损耗——颜色越鲜艳,其感光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对于要求不高的紧急稿件,我们可以选择加增艳剂的方法来提高色彩的表达力度。而对于要求高的正式稿件,这种做法绝对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