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纹裂是什么?
1、什么叫天然裂缝或绺裂 天然裂缝是指玉石在形成和开采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风吹雨淋、江河冲击)形成的裂纹,这种裂纹初时很小很细,但随着玉石的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两则相互运动产生的张力差就会使裂纹逐渐扩大延伸成现在的状态。虽然经过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天然的裂痕确实是存在的。
2、什么是人工裂纹 人造裂纹是商业行为中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因商家为了追求较大销售量而采用的非合理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有裂的翡翠。具体说来,就是采用浸蜡、蒸煮等办法对原料进行加工,以增加其硬度,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当然,这样制成的成品玉件也是有“价值”的,毕竟它也是由“真品”原料制成。
3、什么叫瑕疵 所谓瑕疵就是对玉石的品质有一定影响,而对美观程度造成一定退步的现象。如脏点、杂质、裂纹等都属于瑕疵的范围。这些“缺点”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它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购买高档的玉器时,应当尽量选那些没有瑕疵的产品。
4、什么是对玉的影响不大的瑕疵 并不是所有的瑕疵对玉的价值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玉石上有少量的石花,或者点状的棉絮,这些对玉的价值都是没有什么多大影响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反有的“瑕”其实还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白蜜蜡中的虎皮斑,黄蜜蜡中的鸡油斑,这些都是可以增加玉器美感,反而使得玉器更加漂亮且有气质。
纹裂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糠裂”,“石筋”和“崩口断口”等。纹裂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原生裂绺,如矿体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裂隙(有应力作用产生的,常见成群密集出现)、矿体在裂隙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形成的破碎带以及后续外力(河流、冰川、风化、侵蚀等)沿裂隙不断作用,使得裂隙逐步扩大,最终形成破碎带、溶蚀坑。翡翠矿山开采后大量积水,原生裂隙、破碎带、溶蚀坑内充满了水。我们在开采过程中,将矿体整体爆破下来,因为翡翠矿石的密度很大,且又在水下作业,这些大块料在水下搬运过程中受震荡,会沿原生裂隙、破碎带、溶蚀坑发生断裂,变成小块料,这种小块料在随后的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更多次断裂,形成多瓣料。
另一方面就是次生裂绺,主要是在开采、搬运过程,或后期加工过程中受外力或温度变化超过其承受极限而开裂。我们把次生裂绺称为“死裂”,原生裂绺称为“活裂”。翡翠具有热胀冷缩和各向异性的特殊性,所以翡翠有纹裂绺是正常现象。
裂绺多是平行的、“V”字形,“X”字形、“人”字形、“八”字形和放射状的。根据裂纹裂开的部位不同,还可分为皮裂、表裂和肉裂。皮裂是指仅在璞皮或石包皮上开裂,肉眼即可见到;表裂是指由外皮向内部裂开一定深度,在观察其台面亦可见到裂开的纹理;肉裂是指仅在翡翠内部裂开,从外皮观察不到,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