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怎么辨别好坏?
1、种:指玉的质地,如老种、新种等; (1)老种:结构细腻,透明度好,颜色纯正浓郁,很耐观赏把玩,品质非常好; (2)新种:结构粗糙,不够细腻,透明度差,颜色不浓正,需要细看慢慢品,优点在于产量丰富,价格适中。 2、水:水的意思是指翡翠的水润程度。非常水润的就叫做“水头足”;稍差的就叫做“水头短”或者直接“干”! 一般情况下,水头的长短是与种有密切联系,种越好,水头一般也越长,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存在。在判断的时候需要注意这点。
3、底:主要是指翡翠的底子和底部的纯净程度,是否带有绿色,带绿的位置和绿色面积大小等等都会影响底部的评价。 好的底部应该干净、明亮,无杂质、裂纹,有绿最好,而且颜色鲜艳且均匀,绿色分布的面积越大也就越佳。
4、工:这个因素有时候会令很多新手玩家忽略掉,其实工很好评判——美感和艺术价值都体现在工上面。 一件好的作品,除了需要良好的种水和底色配合外,还需要精湛的工艺来锦上添花。否则,即使有再好的种料和水料又如何呢?不能让人赏心悦目,留下美好的精神感受,那也是残次品。 所以,我们在评判一个翡翠饰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工的作用哦~
翡翠的“种”是反映其内部结晶颗粒粗细程度的一个指标。从地质学角度来看,形成翡翠的钠铬辉石和钠长石两种主要矿物属斜长石类,颗粒越细,晶体越细腻,晶体之间胶结得越紧密,其透明度就会高,质地就会越均匀和细腻,这种翡翠的“种”就好;反之“种”就差。行内人分别和形容这种变化时,依次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紫花青种、仔料种、柳叶种、干柳种、沙子柳种、铜线柳种、菠萝种、麻柳种、芋种、油青种、穿丝青种(以上为绿种)和紫罗兰种、香灰种、墨翠种、油白种(以上为“花青”种)。习惯上,人们把这些质地好的“种”形象地称为“老坑种”。而将质地差的称为“新坑种”。
翡翠的“水”则是指透明度。行内人分别和形容这种变化时,依次为透明、玻璃、亚透明、半透明、泛白、不透明,其对应的称谓依次为“玻璃底”或“水头足”、“冰底”或“上水”、“粉水”、“冻胶底”或“半截水”、“鸡油底”或“下水”、“起胶”等。习惯上人们将玻璃、冰、粉、冻胶等质地更好的透明度称为“水头足”,将鸡油、起胶、不透水等透明度差的称为“水头差”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