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制造哪里好?
以前买琴,第一选择是上海制琴师张洪岛和曹俊,他们的琴音质非常好,音色很漂亮,很有灵气;第二选择是德国产的琴,如克莱伯、乌尔里希等牌子; 第三选择是美国产的琴,如施泰伯格等牌子。 后来渐渐开始接触意大利产的琴,如斯特拉迪瓦里、阿玛蒂等牌子; 最后来到现在,我的选择是波兰产的琴,如华沙厂牌、帕瓦罗蒂等牌子.... 为什么我的选择会在中途改变呢?原因是我遇到了两个制琴大师——李树青和张静。 李老师的琴是张洪岛传人,用料讲究,声音纯正,手感极佳。最重要的是,他能根据我的要求来做琴,比如有的学员要颜色深的琴,他就做深色的;有的要颜色浅的琴,他就做浅色的;有的是初学者,他做的琴音量适中;我则是一直在挑战极声音的极限,因此他在制作上会给我更激进的感受。总之在和李老师学琴期间,我所使用的琴,都是他的纯手工作品。 张老师则是曹俊的徒孙,他制作的琴音色极佳,但缺点是做工粗糙,弦距高。不过,我可以把弦离指板的高度拉到5mm左右(正常情况3-4mm),这也是由于张老师在调音时,会把音准调得很高所致。虽然琴的音准超高,但手感很差。
后来因为移民欧洲,所购买的琴大部分都是在欧洲制造的,有意大利的,也有波兰的。 经过多年的使用,发现其实还是中国的琴最适合我,特别是遇到李树青师傅以后。于是我又开始寻找国内制琴师的作品。让我惊喜的是,终于又找到了李树青师傅,不过他现在已近70岁。又重新和他学习琴艺,并再次用上他的琴。
中国小提琴制造业最早诞生于扬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扬州有2位老艺人制作的小提琴,经中央音乐学院周贻甲先生带到罗马尼亚国际小提琴制作评比会上演奏获奖,从此开启了中国的扬州、北京、上海小提琴民族制造业。中国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笛子、板胡、阮、箜篌和西洋管弦乐器、钢琴等乐器,在扬州都有生产。现在又新发展了古筝、葫芦丝、萨克斯、架子鼓等系列产品。因此,2010年在中国文化部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会上,授予扬州“中国乐器之都”的荣誉称号。目前扬州市有乐器生产企业100多家,年产量120万台(件),其中有76家企业生产弦乐器,年产量达到85万多台(件),其中小提琴40万台,中提琴5万台,大提琴1500台。年出口产品近90万台(件),产值16亿元,利税1.8亿元。产品行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12月27日,在扬州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小提琴制作大赛。
中国的北京提琴制作在扬州之后。1952年起北京的民族乐器厂(北京乐海乐器厂前身)从上海、江南等地,招来一些技术工人研制小提琴,先后制作了海燕牌、北京牌小提琴。1955年,北京提琴研制小组研制的北京牌小提琴,在波兰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优胜奖,1956又获国家金质奖。北京提琴研制小组,后来发展成为北京燕京乐器工艺厂,1985年在意大利第4届国际小提琴制作评比赛中,有燕京制作的大提琴和中提琴获奖。
上海提琴制作厂,也是五十年代初建成的。1958年上海琴表厂研制成“上海”牌小提琴,后改名为海鸥牌小提琴。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工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广州、苏州、天津等地也是小提琴研制生产比较集中的城市。广东广州生产琴弓颇有声誉,产量、质量都超过国内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