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主要分布在哪?
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有一个以产出高端翡翠闻名于世的原玉石矿,它属于缅甸联邦共和国所有,但被中国人经营了多年。 2014年底,中国玉石开采企业开始进驻该地区,计划总投资1.6亿美元。 该矿区被称为“新矿山”或“新山矿区”,因为之前这里是一个旧金厂,开采黄金和白银的。 “新山”是克钦语“宝石”的意思,这里出产高品质蓝绿色和黄绿色的玉料,品质极佳。 在市场上看到的许多顶级翡翠饰品都是出自这里的原料或者半成品。
从机场出发3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该矿区的办事处——达鲁(Daru)。 从外面看,这座建筑非常普通甚至有些破旧,但是里面的装饰却很奢华。 一进门,工作人员就会给你介绍各种玉石,还有切出来的样品。 这里是加工区的厂房,可以看到各种加工设备,工人们正在仔细地打磨、雕刻…… 在工厂里,我们看到有几十个工人正在制作手镯圈,每个工人在做两三件产品,现场气氛很热火朝天。 在工厂的一个角落里,记者还发现很多没有加工完的玉料。这些玉料大小不一,有很多甚至都没有人过问。 一位在这里工作了多年的工作人员说,其实这些玉料都是质量很好的,只不过由于形状不太好或者颜色不够鲜艳,所以就被遗弃了。 “如果谁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挑一块给他做成首饰。”这位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 其实,这些被遗弃的玉料最终都将被回收利用,因为工厂内有一间专门用来焚烧玉石残渣的焚烧炉。 在这里,无论是刚刚切割出来还未经雕琢的毛坯,还是经过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成品,只要卖不出去或者不再需要,都有可能成为焚烧炉里的燃料。
翡翠的形成和地质密切相关,所以,有翡翠存在的地方,一定会有火山岩、云英岩、绿泥石片岩、紫袍玉、钠铬辉石(罂粟石)以及角闪石玉等相伴,“有瓦(指带青色的云英岩、紫袍玉等)才有玉(指翡翠)”就是这个道理。缅甸是全世界翡翠的主要产地,那里产出的翡翠其产出带长达350——400公里,宽约60公里,该区大致呈北北西趋向延伸。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六处翡翠成矿带,其中五处在东南亚地区,一处在哥伦比亚。缅甸翡翠矿分为两大产区:老场区和新场区。老场区产出的翡翠俗称“老场货”,该区有著名的帕敢(缅甸语中意为黄金蟒、金蛇)矿区,是产出翡翠原生矿的著名矿区。新场区产出的翡翠俗称“新场种(或新场货)”,主要出产翡翠的次生矿,主要矿场是“独山沟”(也称抹山或莫山沟),该矿区于1975年才开始大规模开采,产出于该矿区的翡翠原生矿有老坑之象,因此,又被称“新场老坑”或“新老坑”。
翡翠原石按产状分为山石(原生矿)和水石(次生矿),山石包括山采(从矿洞中开采的翡翠矿石)和山流水(距原生矿源较近的次生矿石);水石包括半山半水(因大雨冲刷,从高处滚落浅水河床的次生矿)和水翻砂(原生矿被风化和水流搬运、分选、磨蚀后形成的漂砾等)。
山石为距地表400——500米左右的矿脉,山采、山流水价格较低,透明度好,质量一般比水石差。一般而言,水石产量大,行内人视为上等货。如“金缕玉衣料”就是上等水石料;“老黑皮、老红皮、老黄皮”的料子也一般为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