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翡翠是种还是色?

项晨辉项晨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老翠友圈里,一直有一个话题争论不休,那就是“种”和“色”谁更重要一些。 “种好遮色丑”、“色好遮种差”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 对此,我只能说:都重要! 毕竟这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审美导向决定的—— 种好:更关注玉质的细腻、通透以及水头足不足; 色好:更看重颜色浓艳度如何及分布均匀度好不好。 但是,如果让我们现在来评判一块翡翠的好坏的话,我会说: 颜色比例(色彩搭配)>颜色浓度(鲜艳程度)>色调(冷暖) 因为现代的翡翠雕刻、镶嵌工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极大的弥补由于颜色而导致的视觉缺陷。 在我们肉眼所及的范围之内,可以很自然的区分出三种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色(鲜明度高)、中度色调(鲜明度适中)、暗色(鲜明度弱) 而我们在判断一件翡翠好坏的时候,应该首先关注这一块翡翠的颜色属于哪种色调,然后再看看其明亮程度如何。 因为,在所有的因素里,颜色的色调是最难通过人工进行改动或是弥补的。 如果一块原石的颜色偏暗,又急需用它做出成货的话,那么就只能选用切掉底色(底章)的方式了。 这样制成的成品,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现在的翡翠工匠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俏色巧雕的方式来发挥所有颜色的作用。 而这种加工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视觉上极大程度的调整颜色分布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将原本分布凌乱的色彩,通过巧妙的设计进行合理布局—— 这样一来,原本看起来可能有些“花”的翡翠,立刻就可以变得色彩协调许多。 当然,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完美无瑕且符合我们的预期,那就另说了……… 不过,这种因色施艺的做法确实值得肯定。 不像以前单纯的磨圆、磨光、雕刻,把一些颜色不好且分布糟糕的原石,硬生生整出一个“正桶”来。 虽然这样做会损失一部分绿色,但至少保留了所有的原料。 相比于那些仅仅因为缺绿就全盘皆输的料子,这些“正桶”起码有了更好的归宿。

房京科房京科优质答主

翡翠的种水和颜色都非常重要,如果只能在种和色之间做出取舍,“色”大于“种”,这句话在收藏级别的老坑玻璃种翡翠之外的其他所有翡翠来说都是适用的,因为对于翡翠的种水而言,理论上讲,种水再好的翡翠都能培养出来,但色很难,特别是红翡绿翠,所以色大于种。

而在所有颜色中,色度最高的是“翠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帝王绿”,一般用于制作高档首饰,其特点为色彩浓重,翠色欲滴,在光照下呈纯绿或祖母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不发乌,只有老坑货中才有。其次是“宝石绿”、“秧苗绿”、“蕉叶绿”、“油绿”以及“梨黄”等等。

在翡翠的色和种之间进行取舍时,要注意的是“差色不差种”在日常选择时可以采用。所谓“差色不差种”,也就是指,当一块翡翠的颜色和另一块翡翠的颜色相差不多时,一定要选中高水高种的翡翠。所谓“差色差种”就是色差且种也差的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