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产翡翠玉么?

蔚欣桂蔚欣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排除缅甸出产翡翠的可能性,原因是:

1、目前发现的翡翠矿床,都是存在于火山岩系中(我国首矿在辽宁),而缅甸火山地貌并不发育;

2、现在开采的翡翠矿床,属于次生沉积-改造型(贵州赤水)或者次生冲积型(云南耿马),也就是说旧岩石被风化侵蚀后,含翡翠的矿物碎屑冲入河流,经过层层搬运聚集而成。这种成因的翡翠,其成分里含有一定比例的其他矿物,比如矽卡岩矿物等。而缅甸的地质条件更利于形成侵入型的岩浆结晶翡翠。

3、从地理环境上看,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充沛,不适合冰川作用的形成。所以也不存在大型的翡翠矿床受到冰川侵袭而形成剥蚀堆积的情况。 缅甸是不大可能产出优质翡翠的。

再来看看我国云南省德宏州境内盛产的绿宝石(也称“缅绿”),是否与翡翠有某种渊源关系。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记载,我国云南省德宏州的绿宝石矿床,属于浅成高温热液矿床,主晶矿物为绿柱石,常含钒铝硅酸盐、钙铬尖晶石等伴生组分,V、Cr含量较高。 经检测分析发现,这种绿柱石的化学组成CaAl[SiO4](VO4)2,与翡翠的正域值相当,属同质异像。此外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部分绿柱石具有显微裂隙,并可见金属铬的反光,说明内部结构有间隙,可充填进其他矿物质,这与翡翠在矿物学上的特征也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推断,我国的绿宝石(即缅绿)是潜在的翡翠原料。但目前绿宝石的加工水平还很低,大多以原宝石或戒面形状出现,能取到的镯心料极其有限,而且颜色分布不均一,多呈浓绿、碧绿且色深者居多,透明度差,所以无法取代老坑玻璃种的地位。另外由于铬元素致色的缘故,绿宝石有极强的染色性,容易褪色,这也是影响其附加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汪若婧汪若婧优质答主

密支那产翡翠玉。

因翡翠矿床位于缅甸北部雾露河上游两岸的山岭中,雾露河的上游一段叫密支那河,再上源叫马拉河,所有产自上述河流上的翡翠矿床统称为老坑,也叫水坑,产出的老坑种翡翠,结晶细腻,透明度高,一般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状,常具有冰感觉或玻璃感,行内人将这种晶莹滋润、透明度好、结晶细腻的翡翠,称为水头好,或通水。结晶越细腻、晶粒越小,透明度越高,水头越好。

缅甸的翡翠原生矿床从形成时间来看,可分为老坑矿床和新坑矿床。翡翠新坑矿床形成的矿体在地表出露,经过风化后,形成翡翠砂矿,或崩落到山下,形成坡积矿,行内人称为半山半水坑。崩落到马拉河中的翡翠料经过水浪冲刷,进入雾露河直至密支那河,再在其中沉淀下来,形成翡翠砂矿,成为水坑矿床。

老坑翡翠在进入雾露河中时,有部分被留在了原生矿床周围的山沟或山脚处,即成为半山半水坑的翡翠料。有些进入雾露河中,被漂运到很远的地方,形成了水坑翡翠料。老坑矿床形成的这些翡翠料,水头好,具玻璃光泽或近玻璃光泽,透明度高,常具有冰青种、玻璃种、紫罗兰、黄杨玉、芙蓉种、祖母绿等,色正、艳、浓等。

缅甸翡翠矿床形成的年代较晚,成矿在300Ma~40Ma,所以其翡翠质地要比云南阳新的硬玉岩等中国翡翠好。云南翡翠质地较粗,常为微晶-细粒变晶结构,透明度不高,不具玻璃光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