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翠多就贵?

曾阿阳曾阿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翠”指的是绿色,而绿色的深度通常用正绿、阳绿、粉绿等词来描述, “翠”其实是一种颜色概念,可以理解为色彩饱和度高的绿色,我们叫它“浓翠”; 另一种是淡绿色,我们用“水翠”或“淡翠”来形容。 所以题主所说的“翠”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从颜色的角度来讲,“浓翠”意味着高饱和度和高明亮度,因此看起来会比较“艳”, 而“淡翠”就是低饱和度和低明亮度,看起来就会比较“柔”。 但不管是“浓翠”还是“淡翠”,它们都属于绿色系,是含有黄色和蓝色成份的复合色。

我们平常说某件衣服的颜色“好看”,实际上就是说这件衣服与我们“眼珠”(视觉中枢)所能接受的颜色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那种颜色让我们舒服,而我们所说的“颜色”实际上也是“色相”和“明度”两个指标,即“色调”和“亮度”这两个概念。 在自然光下,我们把各种颜色分开来看的时候,所看到的都是带有一定亮度的色调,而当我们在谈论“黑白”这种中低明度的颜色时,实际上我们已经把“灰度”这个概念加入了其中 所以在讨论颜色时不妨引入“灰度”的概念,这样会更客观一些。

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翠』多的(翡翠)就贵呢?”——因为“浓度”(C)越高,“色调偏差值”(dE)越大,颜色就越鲜艳,也就是有越多的“浓翠”,从下图A到B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灰”的过程,也就是让颜色趋于鲜艳的过程。 C为颜色浓度(C) dE为色调偏差值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一块翡翠可能具有多种颜色,即一种颜色可能有不同“浓淡”(C's),如图 A B两种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浓淡"(C's) 一个完美的翡翠应是各色各“浓”恰到好处,如图中右边的理想状态 当然,如果大自然鬼斧神工,也可以把各种颜色“浓淡”(C’s)搭配得宜,让你无需再对颜色进行人工优化。 不过,大多数人遇到的颜色可能是像左图这样的,即一种颜色太“浓”,没有“淡”点颜色来平衡一下,那么这块翡翠就要打折了,因为我们要人为地给它“增淡”,让它更符合大众的审美。 比如,给这块翡翠染上一抹“浅绿”,使其颜色达到接近完美的程度。 给“黄加绿”染色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弄不好就会“翻绿”,即绿色过艳而失去自然的感觉。

和嘉丽和嘉丽优质答主

和田玉的美在于匀净,翡翠之美在于变化,行话称之为:“五色具备谓之翠”、“争奇斗艳,五光十色”。和田玉只有白和黄两种颜色,颜色美丑的变化在于匀净、浓郁和纯正,以白如羊脂最佳;而绿色翡翠则是由色、阳、水、地、工五个要素构成,其中“色”占40%的分量,它的价值也是由“色”来支撑的,色佳而地子好的翠中王和色佳而地较差的蕉叶绿、秧秧绿价值有天壤之别,差10至100倍。

在大自然中,越罕见的东西价值越昂贵,黄金是金黄色的,而紫金山的泥土是红褐色的,两者都是元素周期表中IIIB族的金和IIB族的铜、锌,由于金在地壳中含量只有10-10,而紫金山中铜锌的含量近5%,形成矿山,所以黄金价值连城,紫金山的泥土没价。翠品质地是硬玉,硬度6.5-7;紫牙乌的质是辉石,硬度6。虽都呈绿色,但硬玉中绿色只有1/10,000,且颜色分布极不匀,呈纤维状、丝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星散粒状等,绿色以外的质部分呈青灰、蛋清、淡墨等色。而紫牙乌的绿色浓度达60%,质好(优质为玻璃绿)者,色如翡翠、价廉一倍。

影响翡翠价格的因素包括种、色、工、料等几个方面,其中种最能影响翡翠的内在品质,种好的水好,光能无阻碍地通过翡翠内部,其颜色翠性和颗粒也会表现的很清楚,这样的玉石做出来的翡翠有很高的价值,种老的翡翠内部的结晶颗粒非常细小,胶质感很强,如果颜色再好的话,其价值就会非常高,被称为玻璃种翡翠。玻璃种在所有的翡翠中价格最高,色越多越正,价值就越高,但其中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紫罗兰翡翠,主要是看其底子的色,如果是全紫的话其价格会更高,工艺不是非常影响翡翠的价格,但一个好工艺的翡翠会为其增色不少,料也是影响翡翠价格的,如果翡翠挂坠或手镯的形状非常接近其原石形状的话,价值也会很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