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有什么生肖?
我朝,以农历纪年。而农历是阴阳合历,除了反映太阳周年运动不均匀的现象(阴历),还反映了月亮的周期现象(阳历)。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月亮最圆(朔月)同太阳出现在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约为29.53天,这就是一个“朔望月”。当出现“十一”的时候,月亮绕地球一圈多了40分钟,也就是14个“朔望月”。
于是古代就有了“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五天”的计算方法。 但是这样的计算比现代科学落后太多了。因为月球公转不是正圆形的。有“近点”和“远点”之分。还有“潮汐锁止”效应。 因此实际数字要比这个复杂的多。比如:
1、在“近点”,月球运行的速度要快于“远点”,所以“月尾”——即新月(朔月)出现的频率要高于“月初”——即满月(望月)。这在十二生肖里就表现为“寅吃卯粮”(寅为虎,卯为兔)——提前吃的意思;也有“无端夜雨”(未羊,辰龙),或者“子丑寅卯,日月星辰”——这都是说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与现在流行语“速度太快了!”有异曲同工之处。
2、在同一时间点,“远点”月球的速度要快于人“近点”的速度。所以会有“前半月”和“后半月”——这是古人把一个月分成前后两半的意思。这就有“未羊”(下午)和“亥猪"(上午)。还有“午马”和“戍狗"交替等。
3、还有“上弦月”“下弦月”以及“新月”和“满月”的变化。这个在现代天文是“日月交食”,在古代天文是“阴阳消长”。都有“渐”的意思。所以就会有“渐晓”“渐进”“渐开”等等词语。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月相图”。在这个图里面,一切都在变化着。
那么,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可能不对它进行描述。而古老的文字正是来源于对自然的描述。这些描述有的来源于听觉,如风、雷声;有的来自视觉,如日、月;有的来自嗅觉,如花香;当然还有动物的鸣叫,人的情绪表达等。
所以汉字会带有“音”“光”“嗅”等偏旁。 而“月”字旁的字往往是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这些字多半是有“口”字的。因为“月”最初是以“弦月”为基础的象形字。有一“口”表示月亮被咬了一口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