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画章法?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儿宽泛,也许我说的未必符合你的初衷。
首先,我们谈及“法”时,不能脱离“章法”这个词的所指而言。古人论及书法中的“法”时常与“法则”“笔法”等同使用;而谈到绘画(包括写意画)时的“法”,却经常与“造型”“结构”等相关联。这是由于书法和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所决定的。 当我们谈到中国画中的“章法”时,其实涉及到两个问题:
1、如何构图;
2、如何布局。
所谓“构图”,是指图画中景物形象的排列布置。而“布局”则又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画面的留白,二是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空隙。 一个成功的画面,除了要有合理的“构图”和“布局”外,还需要有鲜明的“焦点”来吸引眼球。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一幅画作是“好还是坏”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量:
1、平衡 无论我们绘制何种题材的作品,都应当力求保持画面的平衡。“平衡”并非局限于对称。对于绘画来说,“平衡”更多地体现在构图上的重心稳定,无论是左侧的重头,还是右侧的重头,只要能达到视觉上的稳定感,便是均衡。比如,我们常见的“四王”之作,往往讲究“左实右虚”或“左虚右实”的构图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当然,有些画家并不拘泥于这种传统的构图方式,他们通过“破势”,以达到一种新奇的观感效果。“破势”不是破坏画面,而是有所突破,让观者能一眼被画面上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所吸引。
2、呼应 在一幅画面中,如果有一个亮点足以吸引眼球的话,那就应该努力做到上下左右的呼应。因为人的视线会有一个由近及远的移动过程,如果有足够的呼应点,就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令观赏者不由自主地接受画者的安排,跟着他的笔触去想象、去抒情。这样的作品就拥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虚实 古人说:“知白守黑,神后形先。”又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可见“虚实”在中国画中是何等重要。所谓的“实”,即具体形象的出现,它需要画出形状并加以着色;而“虚”并不是空着,而是需要留白的,是可以让人想象的地方——这就是中国画的诗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