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泥塑?
1.陕西户县阿姑泉的“麻姑献酒”,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 2.河北邯郸武安的“邯郸学步” 3.河南鹤壁集市的“马氏夫人出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4.山东临沂的“刘洪与母亲王祥媳妇” 5.山西文水的“李逵负荆请罪” 6.贵州贵阳的“杨锡如造像” 7.四川广元的“女娲补天”
8.云南大理的白族歌舞团创作的《望夫云》 9.浙江宁波的“梁祝” 10.江苏宜兴的“东坡夜游赤壁” 12.重庆江津的“聂荣臻元帅微服私访” 13.辽宁北镇的“孔子问道” 14.吉林农安的“刘备招亲” 16.广东佛山的“关公夜读《左传》” 17.上海曹家的“贾宝玉成婚” 18.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 还有很多很多……
我国泥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用于殉葬的陶质明器。秦、汉以后,泥塑艺术逐步摆脱了原始陶器那种浑厚、古拙的风格。特别是盛唐时期,由于统治者信教,佛教艺术空前发展,而雕塑又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泥塑艺术正是在这一极为有利的艺术氛围中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发展。历代的著名泥塑艺术品如陕西西安、山西晋祠、北京故宫中的一些殿宇、五台山南禅寺的佛像就是这一时期辉煌成就的代表。虽然历经沧桑而留存下来的古代雕塑作品为数不多,但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它们为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目前的中国泥塑分布极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到处都有。而且各地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东起淮水、西至潼关、北迄黄河、南到长江三角洲的中原地区,是我国泥塑流行的中心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有天津“泥人张”彩塑、无锡精巧秀丽的泥人、山东菏泽和济南的“彩塑堆花”、苏州“虎丘泥人”,河南浚县的“庶人泥玩具”、“淮阳泥泥狗”和“淮滨泥玩”都是典型的代表。
天津“泥人张”彩塑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清道光年间由天津艺人张长林所创,它以整个泥造形与彩绘综合技法,塑造各类人物为主,尤其以刻画人物内心精巧出神。其传人张明山和其孙张景祜是张氏彩塑的代表人物。
山东地区盛行的“彩塑堆花”,其主要产地是济南和菏泽。它们以塑造神仙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为主,如“八仙过海”、“二十四孝图”、“百子闹春”、“八骏图”、“八虎图”、“十二生肖”等,大多用于陈设和室内装饰,造型古朴,色彩鲜明而浓厚,装饰风味极强。
河北泥塑主要集中在泊头、河间的农村,这里所产的戏人和神话人物形象夸张、用色鲜艳并配有极富装饰意味的头冠、服饰。
山西的泥塑则主要是在民间寺庙的活动中使用。每年农历五月到次年元月这一段漫长的农闲时。人们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宗教活动,在这长达半年的准备时间里,他们不仅要修整庙宇,还要塑造各路神仙和各类装饰品,如“走会”时用的“芯子”,一般要经过粘接、打底、敷泥、造型、整细、着色等十多道工序,造型丰满古拙,色彩艳丽厚重。
我国南方泥塑多以动物、瓜果一类的玩偶为主,色彩艳丽,风韵绮丽华美。如苏州虎丘泥人和广州“泥塑”,造型小巧,装饰华美,富有南国的风韵。
我国中西部地区泥塑以工艺造型和玩具为主。陕西凤翔的挂虎、挂狮、坐虎、坐狮、彩牛、彩驴等泥玩具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装饰繁缛。甘肃卓尼的泥面具则以粗犷厚朴的风韵取胜。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戏艺术的优秀代表,影人制作工艺精湛,表演技能独到高超,音乐唱腔高亢激昂,文学脚本典雅通俗,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生态标本和活化石,有着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