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玉石料?
我是学宝石鉴定的,接触玉石也有十几年了,虽然看多的玉石多了去了,但是能像现在这么了解却是近几年的事。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中国的所有产玉区和绝大多数的玉石,也曾经因为出差在缅甸的街头买玉过(当然,那些假的不能再假的玉石,以及那种用破抹布裹着的一小撮“缅甸翡翠”是没有见过的);也曾经在俄罗斯买玉,甚至在美国买过玉。 所以,我认为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中国有没有玉?有! 但是,和缅甸、俄罗斯、阿富汗等地比,我国的玉石资源还是非常非常少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开采的过程中十分耗人力物力而且很难出大料。 我国有三大玉产地,分别是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河磨玉(软玉)、江苏溧阳玉山药(硬玉)。其中,辽宁岫岩所产的河磨玉可以说是国内最有名的玉石之一。
不过,现在的市场已经很少见到这种产自国内的软玉和硬玉了,市面上常见的所谓的“中国玉”其实是广义上的玉石类材料,其实大部分是进口的。 因为进口材料的价格要比国产材料便宜很多,所以市场上有很多打着“中国玉”旗号的玉石制品,原材料其实就是产自国外且经过加工的玉石。 比如,很多人买的白玉手链、碧玉手环等,这些材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俄乌地区的贝加尔湖,也可以追溯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塔克矿。
还有的人购买的白玉挂件可能是来自加拿大,而购买墨翠挂件有可能来自美国或墨西哥,购买绿松石可能来自伊朗……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商家用假货冒充高端玉石的情况。 目前市面上的“中国玉”主要有以下几种: 和田玉: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软玉,来自新疆和田地区,按颜色可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和黄玉等。
青海玉:也叫昆仑玉,是来自青海省的一个玉石矿,品质上乘的青海玉细腻度很高,光泽很好。 俄罗斯玉:也叫俄料,是目前在市场上最为畅销的玉石之一,其特点是油润、细腻、洁白。 韩国玉:也叫韩料,是近几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价格比较实惠,但品质较差,有黑点、密度低。 多用于制作玉器半成品或低端玉器成品。 阿富汗玉:是一种硬度非常高的玉材,多用来制作器皿或者雕刻摆件等。因为材质好,价格优,很受市场欢迎。
易香优质答主从地质构造和资源储量上看,中国是玉石资源大国,品种繁多,尤以和田玉为冠。
和田玉原产于新疆和田,其实它的分布极其广泛,主要矿场可分山料、山流水和子料三种。由于玉石矿脉地处昆仑山脉,山势险峻,很难采挖,产量很低;而且山料的成矿年代距今稍远,内部的结晶颗粒较粗,多有裂绺和石纹,透明度也不太高,玉色也比较杂乱,有青、绿黑、灰等十余种颜色。
山流水和子料,则产自于河床或河道周边。从成因上看,它们都是由原生矿脉崩落,经雨水冲刷至山坡或河床而形成的矿体。区别在于山流水离原矿脉较近,一般还未进入河道,玉石表面有轻微磨圆或有解理,呈棱角状或半棱角状。子料则是经由较长时间的搬运作用,磨圆较好。
和田玉的原料开采始于距今7000多年前,商代以后则被广泛运用于制作玉器。清代时,和田玉大量开采,成为“贡玉”。
因为和田玉的采掘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再加上自然形成的玉石质量较好的部分早已开采殆尽。现代和田玉的开采地大多在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等。采玉人多就地而居,沿河搭棚,晚上,钻木取火,烧石成锅,把煮熟的玉米或干馕就着热水往肚里填;白天则从河底拣玉,然后在采场附近的戈壁滩上进行刮皮、选料、粗磨。
现在新疆和田玉的开采地点,都在人烟罕至的地方——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在喀喇昆仑山北麓海拔6000多米的塔什库尔干县的无人区。每年5~9月为采玉季节,采玉工沿河而居,逆河而上,上至巴什坎村,下至玉龙喀什村,几十里河道上散布着数百户采玉人家。这里缺水少电,靠打井解决水源问题,发电机发电时间每天不超过三个小时,晚上只能点着煤油灯。白天是酷暑,夜晚则是严寒,采玉工们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以和田玉谋生。
至于采玉方法,大体与100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采玉工在冰层上面打孔,潜水到3米多深的冰层之下寻找玉石,有的则手持竹筐,下到齐胸深的水中,在水底寻找玉石,劳动强度非常大。
和田玉从河底取出之后要经过挑料、刮皮和打磨过程,然后再运到于田县和和田市销售,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的两大和田玉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