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鉴宝大师有那几位?
嵇瑞最佳答案
中国的古董鉴定,可以说自成一派;与西方的古董鉴定相比,虽然各有特征,但总的说来还是各有干秋。 中国的古董鉴定,讲究眼力、经验和功底,即所谓“眼力见儿”。这与鉴宝节目所营造的场面有很大关系。在电视节目中,鉴定者往往正襟危坐,神态凝重,先扫一眼物品再抬头,确认眼神后接着说:“这件东西……”然后展开论述,结论往往是“真品”“赝品”或“不能确定”。
这样的过程和结论,看似很正规且十分严肃,其实这种做派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判断方式——含蓄、保守并且留有余地(万一错了,也有个台阶下)。 但这种方式实际上对古董鉴定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古董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知识集成体系,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精准的鉴定。
仅仅依靠视觉感受来进行鉴定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因此很多所谓的鉴定高手实际上都是“辨伪专家”——他们精通造假手法,只要看到一件器物就能说出是否假造,或者怎么伪造。但这只是古董鉴定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大多数古玩爱好者而言,能够识别真假就已经足够了。而真正的古董鉴定,应该包括对古董艺术品的材质、工艺、年代、产地、流布以及相应的大致存世量等诸多方面内容的深入了解后才能完成。
马未都
马未都先生是奇人,也是名人,作为收藏家和古董鉴赏家在古董界有着很高的地位,马先生曾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深造,对古典家具、瓷器、玉器、竹木牙角、金石碑刻、书画善本,皆有研究和著述。他的《马未都说收藏》系列丛书深受欢迎,现在还在网络上开设收藏课,传授收藏知识。马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鉴宝》,河北卫视《美丽中国乡村行》,北京卫视《非凡匠心》,北京电视台《非凡音乐汇》等栏目担任主讲及嘉宾。马先生还创立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任馆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刚
王刚先生是演员出身,1988年在央视小品《抽奖》中扮演的奸商刘英俊令观众记忆深刻,而最使他声名大振的却是大型古装神话剧《聊斋》系列剧中经典的“宁采臣”,被冠以“王采臣”的名号,人气飙升,之后王刚参演了《康熙王朝》《大宅门》《倚天屠龙记》《还珠格格》等影视剧。王刚先生热爱收藏,从2005年开始担任央视《鉴宝》栏目的古董收藏鉴定评委,王刚先生的鉴定专业、精准,加上他有深厚的表演功底,诙谐幽默,声情并茂,妙趣横生,使《鉴宝》节目广受欢迎,培养了一大批收藏和鉴宝的爱好者,王刚先生为文博和收藏品鉴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浦生
张浦生先生1940年生于上海,195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师从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张浦生先生长期从事美术考古、古文字、工艺美术和史前文化研究,对玉器和古代线装书画的研究和鉴定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实践能力。张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美国纽约中国艺术收藏家学会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顾问等。
蔡国声
蔡国声先生在紫砂界的名气极大,他的紫砂鉴定水平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他曾就职于宜兴紫砂工艺厂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蔡国声先生长期从事紫砂艺术陶瓷鉴定和研究,著有《中国紫砂鉴定与鉴赏》《中国紫砂五百年》《明清景德镇民窑青花》《蔡国声细说紫砂》等书。蔡国声也是古董鉴宝大师,曾是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陕西卫视、山西卫视、河北卫视、山东卫视、江苏卫视、东南卫视鉴宝节目的特约鉴定专家,从事电视鉴宝节目达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