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有几大门派?

全琪欣全琪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门派”是什么意思,不然就会像某位答主一样把一千万的少林弟子和一万人的武当弟子加上去。 这里所说的门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武林中)有组织、有传承、武功体系较为完整的流派。而一个门派能否发展壮大并长期存在下去,最核心的因素是有充足的资源和足够的能力进行人才和技术的迭代。对于传统武术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包括教师和学艺者)和技术了。因此我们一般用“人”“术”两个维度来描述门派——

1. 人数上是否拥有足够的从业者?由于传统武术是口传身授的,所以真正能掌握核心技战术的人员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一般以十计,多则几十。如果一门武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能够容纳一百个以上的合格从业人员就已经是很不错了。一千人就有点太多了,毕竟教十个学生很容易,要同时教一千人难度就很大。一万人以上基本可以看成是在吹牛逼了。当然,这个“人”不是指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可以,而是指真正掌握技术的人。

2. 技术层面上是否能够自成一派并且和其他门派形成区分?任何一门武术要想发展都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与其他门派的差异性,否则早就消亡了。就拿刀来说吧,刀法有无刺、有劈、有砍、有撩……各派都有独特的使用方式。拳也一样,有的擅长直拳,有的擅长勾拳。没有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就不能算是门派了。

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能算是一门比较成熟的武术了,当然,有些武术可能只有一个师傅传授,但师傅已经去世或者传承出现断层,那么这门武术很快就会失传。这也不能全怪在传人身上,因为一个师徒传承体系完备的门派,其技术的延续性是有保证的,不会发生突然的断裂;而只有一两个传人的门派,一旦这一二人的水平难以得到保障,那么这门武术就很难再复兴了。

综上,我国现在应该还没有出现新的门派,那些所谓的新拳种大多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自创一些套路而已。而那些所谓的“新学科”“新理念”其实很多就是打着科学的幌子搞封建迷信,根本不能算真正的武术。

司徒文璐司徒文璐优质答主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17年-1949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的总称。以“四·一九”运动(1948年,反对国民党政府《检肃匪谍条例》的学潮,因运动爆发在4月19日得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新文学完成了它的建构过程,并在以后的中国文学中放射出巨大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并受到“五四”时期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多方面影响。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现代文学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文学规范。它在体裁上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样式,在题材上主要有革命历史、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等,在风格上既有所继承,又富于创新,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色彩。

现代文学在题材上具有丰富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性质;在形式上具有极大的多样化和独创性。这些构成了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现代文学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极大,传布极广。这些作家都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先后有老舍、曹禺、朱自清、叶圣陶、赵树理和孙犁等作家、以及艾青、何其芳、臧克家、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诗人不断涌现,使现代文学的队伍得到壮大。女作家丁玲、冰心、张爱玲、萧红等,也作出重要贡献。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和外国文学有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苏联文学,特别是列宁、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的创作和文艺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作家的创作活动。从1900至1909年,小说、戏剧勃兴,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家如梁启超、秋瑾、柳亚子、黄小配、吴沃尧、包天笑、李伯元和曾朴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新文学的诞生则是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和“五四”文艺运动的兴起开始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