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素描?

敖欣琪敖欣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素描”这个词是外来语,翻译自英文的“sketch”。而最早将这个词汇引入到中国的是民国时候的徐悲鸿先生 。

在1924年徐悲鸿在欧洲留学的时候,他的素描作品就曾经得到过欧洲美术界的赞赏,被称为“中国的梵高”“当代中国画画得最好的画家之一”等等;他回国以后创办了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来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校长一职,在他的倡导下学院开始开设素描课程并且引进了很多西方的雕塑和绘画理论。

自此之后“素描”这一名词就开始在中国美术界流传开来并被赋予了中国意义——它是以线条来塑造形象、用明暗来塑造立体感的一种写生方法;更是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训练的必修科目而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美院和艺术类院校之中。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由于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教学侧重和培养方向所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过大多数都是基于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和光的反射原理来进行教学的。

无论是老一代的油画家如赵无极、林风眠等人都很注重写生和素描;还是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如方力均、刘炜等人也都是从小打下的扎实的基本功。这几乎成为了所有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共同特征——拥有一手过硬的素描写生功夫。

宾春莉宾春莉优质答主

西方的素描是明暗,中国人从来不画这些。中国原来没有素描这个东西,民国时期,中国人要学习西方的素描,觉得这种手法比较像中国的白描,只是表现手法和方法不同,就翻译成了素描。现在看来,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白描不用阴影,素描是明暗法用线。

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西洋画法的传入,美术这个词成为艺术的总称,于是国画成为国粹,西画成了外来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下,白描成为了中国画的基础训练手段和表现手法,素描就成了西画的造型基础,白描和素描分道扬镳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