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行多少枚银币?
1,清朝末年,由于外敌入侵,战乱不断(主要是指太平天国起义),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清政府开始大量铸币,当时除了户部(中央)和两江 两广等地主府设立铸币厂外,甚至设在偏远地区的伊犁同治也都设立了铸币厂,可见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是多么得紧张。当时的铸币是铜元和银元两种。其中铜元有“光绪元宝”、“光绪丁未”等年号,背面有“奉天乙酉”、“江南癸卯”等记局和满文记局,以及“每元当制钱十文”和“每元当银一两”等汉文和满文币值;而银元主要是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有“福建官局”、“浙江官局”、“广东官局”和“湖北官局”所造,背面主要为龙图,有的还有英文和“每元当银一两”等标注。
2,民国元年(1912)八月,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颁发《暂行币制条例》,规定以“圆”为单位,一元等于中圆(即旧币一枚)、五角等于四分圆、二角五分等于二分圆.....,同时规定: “……兹以铸造银币,耗费浩繁,用银数倍于铸币额,而所得利益不若铜币之多,自应停止铸发……”由此,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民国第一次正式发行的硬币——开国纪念币(孙小头)应运而生!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为了摆脱财政困难,也为了与民夺利,再次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大肆印钞,导致纸币大幅度贬值。为此,他们又打起了“银币”的主意,欲将银本位制度恢复起来。于是从1947年开始在四川铸造了面值相当于法币50元的“伍圆”和100元的“壹佰圆”两种新币。但是,这种企图以银本位制度取代法币地位的做法并未取得成功。
因为战后的国际形势对日本不利,日本被迫从二战中抽身,所以其掌握的锡、镍等金属价格迅速下跌,这对依赖出口的日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弥补国内经济的漏洞,日本不得不在1948年和1949年先后两次向美国举债,用于填补本国市场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