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参展难吗?

钟刘莉钟刘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难”,主要是在当前这种展览评价体系下,“画得好”与“画得差”的判断标准较为模糊,导致评奖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相对于其他造型艺术而言的)。 当然,如果仅仅谈绘画语言的技巧与风格的话,那所有画家的创作都是难于上青天的——即便是再伟大的画家,在每一幅作品的制作过程之中,都会遇到无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种种疑惑、焦虑甚至绝望。这些都在所难免。

但是,问题在于:当我们谈论某种艺术形式或者语言的“好”与“坏”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种评价的标准或尺度的问题。而这个评价的标准/尺度究竟应该如何设立?这是一个很难有尽善尽美答案的问题。 以中国画的创作来说,传统的社会审美基调是把写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诗书画印”四绝的创作要求固然给文人画师们设置了极高的门槛,但是这样的高标准同时也为文人画师们带来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耀;而到了近现代,尽管文人的社会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但中国画依然是以写意为正统的——即便你工笔写实,只要你的笔墨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一样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并得到相应的荣誉:徐悲鸿、齐白石等各位大师无一不是既工写兼擅的。而当代的画坛也一样,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是优秀的画家,无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笔墨趣味而拼尽全力。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画总是把写意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的,而基于这样的历史传统,我们把写意也默认为中国画的一个评判的高标准。所以,当我们的画作没有达到这个更高的标准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从而产生自我怀疑乃至消极情绪。 然而,当代的艺术教育却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观念——它告诉我们要超越传统的“形而上”的思维模式,要转向对“形而下”的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于是,我们学会了用解剖刀去解剖对象、用透视、光影、色彩等等技术原理来重构画面。总之,我们在技法层面上的各种具体的可量化的训练,让我们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制作出一副看上去很“像样”的作品来。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么技法的成熟带来的必然是创作的自由——无论是对于形式还是内容的选择,画家都能够通过熟练的技法将其呈现出来并且做到游刃有余。这时候,“像不像”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因为对于画家和观者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更高层面的共同的语言——那就是艺术家个体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思想冲击。 不过,无论我们怎么看待上述的两种标准,我们都需要记住一点: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和发展都取决于时代的需求和实践者的努力。

沈寅峥沈寅峥优质答主

难,现在想在国家级美协展出画作,其要求高,难度大,所以想在国家级美协展出画作的人,必须按照国家级美协出画展的要求进行准备,只要符合要求了,就能参展。中国美协对中国画作品征集要求如下:

一、初评:参展作者一律寄送作品照片1张(10寸),每张作品背面须粘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申报表》(表格附后)并注明:姓名、身份证号、作品题目(与画面相同)、尺寸(高×宽CM)、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初评结果将及时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上公布。初评收件时间:自广告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5月20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复评:初评入围作者按要求邮寄原作参加复评(作品须自行装裱),寄送作品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原作寄送须妥善包装并上保险,通过正规快递公司邮寄,防止邮寄中破损遗失)。作品需快递(建议通过顺丰)寄送原作,谢绝到付,送件地址另行通知。复评落选作品退件。

三、送展作品一律为作者原创作品,严禁使用高仿、抄袭他人、复制自己作品参展。否则造成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作者自负,并在美协网站进行公告,取消其参展资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