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是哪种印?
我是学设计的,对篆刻了解不多,只是爱好。中国印章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大类。 官印又可以分为官刻和官铸。
1.1 官刻 古代官府刻印章一般使用石刻,也就是把文字先刻在石头上,然后拓印出来,这种雕刻手法现在叫做“篆章”。 由于采用石料制作,留存下来的官刻印章极少。著名的如战国楚系简帛文字、秦系封泥、汉系铜印、北魏墓志铭等。
1.2 官铸 中国古代的印谱收录的官印基本上都属于官铸,因为官铸印章使用较普遍且流传较多,对印刷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官方铸印可追溯到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设有负责管理印章的官衙——司印,秦统一天下后,设立专门掌管印纹的部门——御史大夫丞,负责审查诸侯国奏章的印信,汉承秦制,亦设御史大夫丞,魏晋南北朝时改称印章署。唐代设翰林院,负责起草诏书,定制文书用宝,同时还负责铸印。宋元以来,翰林院主管礼仪之事,兼管文翰,明代分建内、外翰林院,清仍循明制。至清末,设翰林院掌院学士(即后来的“中堂”)一人,专司编纂等职,不再负责铸印。 除了官方直接铸造的印章之外,还有一种半官方性质的印章—监印。
隋炀帝设置秘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图书馆和文化机构,唐因之,宋元明清皆然。隋炀帝在位期间还始建印造局,负责掌管印信,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印制总局。隋唐之际的印造局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各地州县官吏的行政措施。宋代的监印制度更趋完善。元朝中央设印造厂,隶属于秘书监,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九年建立武备司,内设铸钱、典印二局,负责御用和军用的印章。清代基本沿用明制,略有改动,但主要职能并没有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