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画驴是谁?
是王仁杰,他是最著名的当代写意派驴画家,代表作《春晖映驴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艺术成就在201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得以展示。 说起王仁杰的绘画艺术,不得不从他少年时代谈起。他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6岁丧母,和父亲以及弟弟妹妹一起生活。由于家庭贫困,小学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13岁的时候跟着大哥学习画画,从此与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老家的时候,他经常拿着纸笔到野外,看着花草、树木、飞鸟作画。后来来到了大都市上海,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依然坚持着每天花一个小时作画。即便是在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停止他对艺术的追求。 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
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仍然在挥洒笔墨,创作作品。 王仁杰擅长画驴,之所以对驴如此情有独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听相声,尤其是马季先生的作品。有一次听到马季先生说的《五官争功》,其中有一个细节,先生说眼睛看见一匹马,鼻子说这是骆驼,于是双方就开始了争论。这个细节让王仁杰产生了联想,于是就照着镜子画了一匹骏马,然后题诗一首: “眼前无处不风景,鼻下何愁无好句。 我自狂来你且痴,是非有尽相随之。 ”
其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美好的瞬间都需要用镜头或者画笔来记录,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去经历,才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正如王仁杰先生的这幅《春晖映驴影》一般,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驴是北方水土里生长的一种特有的牲畜,用以负重远行。所以北方的人民、文人以及画家对驴的生活习性和各种活动姿态以及它的精神气质有很深的了解。
驴,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一个古老的绘画题材。它在元明清三代文人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明清以来许多著名有影响的文人画家都曾画过驴。如明代的陈洪绶、清代的石涛、方薰、高秉、杨珂、任伯年、齐白石、汪慎生以及丰子恺等人都喜欢画驴,而自元代以来最为出色的则是黄河流域山西、河南、河北一带的文人画家。著名者,有山西的傅山、罗聘的舅父陈字、河北霸县的方薰、河南武陟县的汪慎生、河南开封的王霞窗、刘子骧、张义安。
河北霸县方薰所著的《山静居画论》中有专论《驴史》,是研究中国驴的历史和历代画家所写驴的上乘著作,汪慎生、王霞窗、刘子骧、张义安都是汪慎生在开封创办“大同书画社”的主要弟子和画家,张义安曾著《白鼻随笔》,对清代和民国以来的画家关于画驴和驴的故事,作了系统的介绍。
张义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河南开封最活跃的画家,是把画驴和其它传统花鸟画的创作和教学相结合的教授,他的弟子有李湘安和徐义生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河南开封画家画驴和发表关于画驴的文章之多不逊于任何城市。张义安的弟子李湘安,解放后调到了新疆,在中国画技法以及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回到南阳,和老作家、老教育家马之秦共同致力于南阳的文化艺术建设。“画驴”是李湘安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他创作的“驴”画,既有古代文人之遗风,又有新时代下笔爽朗俊逸之精神,深受广大藏家和读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