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如何知道是补版?
很简单,用紫外灯一照就知。 原因如下: 印制钞票过程中,首先在银荧光油墨中注入一定量的硫离子和氯离子,当这些带电的金属离子进入纸张纤维后,由于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得这些金属离子被固定在纤维上,形成“固着荧光”,用手触摸有微微发涩的感觉;而补印(加印)的钞票是由于未在印制过程中注入荧光剂造成的,因此没有“固着荧光”,用手指摸起来就会感觉比较光滑。
使用紫外灯检查是否补印(加印)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待鉴定钞票对着光线明亮的物体(如玻璃窗口)上方,如果能看到亮黄色的荧光,说明该钞票为原钞;如果只看到暗红色的印记,说明该钞票为再生纸制造的假钞。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红外线照射,如果有光斑,则为补版。 但有些新出现的假币通过以上办法是无法鉴别出来的。因为现在制假技术越来越高明,有的在制造假币时加入红外荧光粉,用红外线检测会发出蓝光,和真币一样,而采用紫外灯检测就会呈现淡黄色。
还有用紫外线照射,如果显示有荧光图案,也是假的。
所谓人民币的补号或者补版,指的就是因为特殊原因,在同一年份同一冠字字母下的补印版别钱币。但是,要成为人民币的补号或补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同一年份的冠字。不是同一年份,就不是补号或补版,在人民币发行史上,没有同一年份两个冠字汉字同时存在,因此,补字冠号不会是汉字冠字。
其二,必须是同一冠字字母。
其三,必须是同一种图案。不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就不是补号或者补版。例如:92年100元有K384和K499两种版别,而且发行量非常大,这两种版别也不是补版。
再比如80年5角币,是JF414和JF417两种连续版别,发行时数量都很大,而且这两种版别是80年5角币中发行量最大的,所以这两种版别也不是补版,现在收集普通80版5角币的藏友,在收集时,把以上版别收集到手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说的人民币补号、补版币,一般都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比如,因为某些原因,某一批钱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损失,为了弥补损失,补充供应,而在原来冠字后面重新加印,形成补号、补版。由于加印的数量不是很大,所以,相对于原来发行量来说,补号、补版发行量就非常小,属于比较珍贵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