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1百的记联币值多少?
现在一百元的纸币太常见了,以前可是很珍贵的。 你看上面这位女士,穿着打扮一点都不像勤劳的农民伯伯,倒有点像地主家的姨太太。这张钞票上的人叫钱玄同(1887-1939),曾留学日本,是近代知名文学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之一。
1924年,国民政府下令禁止白银外流,实施银本位政策,当时外国银元甚至铜币都大量涌入中国,导致中国的法币极度贬值。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于1948年发行了这种联合纸币。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信用已经破产,为了增加流通中货币的数量,这些联合纸币的面值都非常大。
最大的面额有一千块钱一张的,最小的面额也有五百元一张。 不过那时候物价水平也低啊!一百元人民币完全可以买很多的东西,所以也不是特别夸张。 我家里就收藏着这样的百元大钞,是我奶奶的私房钱,她当年是从上海带到南京来的。
这钱其实一直在家里放着,我小时候还拿它做过游戏玩的筹码呢。 不过,后来家里人口多了,花钱的地方也多,父母经常因为钱的事情吵架。我记得很清楚一次争吵的过程。
母亲说:“孩子要上学,家里的开支那么大,你整天啥也不干,就知道要钱。”
父亲说:“我挣钱少吗?我哪点钱没给你花过!”
母亲说:“你给那点钱能干什么!连孩子学费都交不上。”
父亲说:“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你知道吗?还不够养家糊口的,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
母亲说:“你那些钱你都自己花了,家里哪里用那么多钱?” ..… 就这样,为了一点小钱,父子两个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后来我学了历史知识后才知道,那个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是很高的。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指数从1949年的60上升到1952年的109。其中,肉类食品供应明显增多,1952年人均肉食消费量达到23公斤。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一千块甚至五百块的巨款确实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直到今天,我家还留着这些旧钞票的钞票。